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大雷山散记之八:泥鳅化龙

时间:2020-08-27

泥鳅化龙的民间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66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4 分钟。

文章来源:

大雷山之行,可以记述之事还有很多。今天,给大家转述一则“泥鳅化龙”的故事。

泥鳅,也能化龙么?

当然能!

不闻“天乙贵人,泥鳅化龙”?

意思是说,若能得到天乙的神助,即便小水潭里的泥鳅,也能化为蛟龙。

那么,天乙是谁呢?竟然,让泥鳅化为蛟龙。

天乙,亦作天一。

一说是星宿名,属紫微垣,即天龙座星。

《星经》:“天一(天乙)星,在紫薇宫门外、右星南。”

一说是天神名,即天乙神。明朝星学家万民英所撰的《三命通会》有记载:

天乙者,乃天上之神。

在紫微垣阖门外,与太乙并列。

事天皇大帝,下游三辰,家在斗牛之次。

……

较量天人之事,名曰天乙也,其神最尊贵。

所至之处,一切凶杀隐然而避。

……

不过,我这里转述的,并非天乙神点化泥鳅成龙的神话,而是一则流传民间的泥鳅龙故事。

泥鳅龙的故事,温岭流传不广(其实,温岭也有泥鳅龙,家住箬横镇晋岙村白龙潭,与小白龙为友),邻县的玉环则是广为流传,妇孺皆知。

每年正月,玉环各地都有舞鳅龙的习俗。

据说,这一民俗活动,还是从福建传入的。

这不奇怪。

温岭、玉环的一些海岛,早年都有从福建迁入的渔民。

闽南方言,闽南习俗,由此传入,可说是海上漂来的文化。

温岭箬山的大奏鼓、小人节,最初就是从海上漂来的,也带有浓厚的闽南文化特色。

现在,早已融入温岭本土文化。

当然,越是民族的,越是地方特色浓厚的文化,就越是中国的,世界的。

温岭大奏鼓,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温岭小人节,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台州市文化局供职时,曾组织“民间艺术大会串”活动,到过玉环的楚门、坎门和陈屿等地,见过舞鳅龙、舞龙灯等海岛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

虽然是八九年前的事了,但还有很深的印象,特别是造型奇特的泥鳅龙。

记得是以竹篾为骨架,以绸布为龙袍。

龙身短小,龙尾灵巧,龙头却极其夸张。

而且,是一节一节拼接的,舞动起来,灵巧多变,很像三门亭旁的杨家板龙。

当地人也叫舞布龙。

温岭民间,也有舞龙活动,黄龙、青龙、白龙都有,就是不见舞鳅龙。

一山之隔,风俗就有如许不同,真可谓“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

走进大雷头村时,一位阿婆给我们讲述了泥鳅龙的故事。

阿婆年近八旬,满脸皱纹,满头白发。

然而,身体仍然硬朗。

眉飞色舞的神态,清脆响亮的声音,都足以证明阿婆身体健康,神清气爽。

阿婆那身装束,素朴淡雅,干净利索。

灰白的头发,一律向后梳理,露出宽厚而智慧的前额。

不用说,脑后有盘结的传统发髻。

盘发髻的阿婆,在我看来,就是可亲可爱的长辈。

奶奶、外婆健在时,都像这位阿婆一样盘发髻。

看见了吗,阿婆戴金耳环呢!

也许是戴金耳环的关系吧,感觉阿婆的耳朵特别大。

都说耳大多福,想来阿婆是多福的。

居住山中,享受清闲,就是享清福啊。

《菜根谭 闲适》云: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

阿婆,这不就是昼闲人寂么?

这阿婆,家住在大雷头村,肯定是第一次见面。

但总觉得在哪里见过。

想起来了,像箬山渔区看到的阿婆,懂得梳妆打扮。

有明丽的阳光,有和煦的秋风,山中气候格外宜人。

阿婆,仅穿两件薄薄的布衫。

里头一件是玉白色的,外头一件是蓝灰色的,都是立领的斜襟布褂。

领头竖立,领口紧扣,一横一纵,两道布纽,竟然像戴了项圈,别了胸针。

衣服是破旧的,领口、袖口都起了毛边。

但是,浆洗得很干净。

竖立的领口,挽起的袖口,白是白,灰是灰。

阿婆的家是一座独立的庭院,位居村路一侧的高坎。

两间块石垒筑的农舍,一间杂木搭建的猪舍,成一字排列。

房前有天井,有矮墙;屋后有樟树,有柿树。

这样的房舍,这样的老人,很显清幽、宁静。

阿婆斜倚矮墙,左手搁在石墙头上。

嘿,阿婆左手腕上,戴了两副手镯。

一副是乌金石手镯,应该是晚辈送的礼物。

还有一副是银手镯,老式的,我猜想是阿婆的嫁妆。

右手是不是还戴了玉镯,可就不知道了。

右手下垂,袖口掩盖,没法看清。

阿婆是“布衣族”,衬衣、外套是棉布的;裤子是棉布的;脚上穿的也是布底鞋。

阿婆的布鞋很漂亮,黑色、宽口、平底,还绣花。

……

从头到脚打量一番,第一印象是:山里阿婆也俏丽。

阿婆说,我们刚从大雷头下来,她就看到了。

“打扰你了吧?这里好清静,仿佛世外桃源。”

“清静是清静,就是太冷清。”

阿婆说,大雷头村,原本有50多户,200多人。

现在,大多已经迁移——大雷头村、九支田村已经列入高山移民计划。

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老人。

老人,喜欢幽静,也喜欢热闹。

阿婆说,她正盼个人说话呢,我们就来了。

于是,早早等候在家门口。

见了我们,阿婆首先问是楚门的,还是太平的?

玉环、温岭风俗虽有不同,话音却是相近,大雷山麓的村民都讲太平话。

毕竟曾是一家人,毕竟同住大雷山。

光凭话音,很难判别是玉环人,还是太平人。

细心的阿婆要问明客从何处来。

我们告诉阿婆,是从太平过来的。

阿婆一听是太平过来的,知道已经走了半天,便热情地邀我们进屋去,喝口茶,歇歇脚。

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屋歇息,就站在路边,跟阿婆闲聊。

聊着聊着,就引出了泥鳅龙的故事。

其实,这故事不是阿婆主动讲述的,是英雄炮兵启发、引导的。

这是有意识的民俗采风,英雄炮兵要表扬!

“阿婆,给我们讲个故事吧。”

“我可讲不好。对门阿公会讲故事。可惜,今天不在家。”

“没关系,就听你老讲。”

“讲什么故事呢?”

“讲什么都行。这山上有龙湫,有龙潭,一定住着青龙、白龙,给我们讲个神龙的故事吧。”

据清《嘉庆太平县志 叙山》记载:

大雷山……其上有龙湫。

环涛毂(g ,车轮中心)转,常若雷鸣。

……

上有龙湫,下有龙潭,那是自然的。

据清《嘉庆太平县志 叙水》载:

大雷山下,有洞山溪。

源自大雷山龙潭,流出洞黄,屈曲径寨门、邢田,至四眼斗门入海。

由此可知,大雷山有龙湫,也有龙潭。

只是,山下村庄,人口越聚越多,本地人多,外地人也多。

人口多了,农田灌溉要用水,照明发电要用水,日常生活更是离不开水。

山前山后的水库就多了起来,温岭界的桐岭水库、照谷水库,玉环界的芳杜水库、牛角坑水库。

一路走来,水库看了一座又一座,龙湫、龙潭却是没见着。

阿祥说,继续往玉环方向走,就能看到龙湫、龙潭。

而我们是在大雷头村外转个弯,仍然回到温岭界,龙湫、龙潭就看不到了。

没看到龙湫、龙潭,一时还真想不起神龙的传说。

英雄炮兵真行,竟然突发奇想,要阿婆讲述神龙的故事。

受了英雄炮兵的启发,阿婆真的讲起了神龙的传说。

“青龙、白龙没有,倒有一条泥鳅龙。”

“泥鳅龙?什么泥鳅龙?”

“就是泥鳅变成的龙啊。”

“泥鳅也能变成龙么?”

“能变龙。你们没听说过泥鳅龙的传说?”

“没有,你老讲来听听。”

“好。”

话说很久以前,有个年轻人,姓张名必官。

张必官,打小聪明,心地善良。

长大后,勤劳勇敢,乐于助人。

村里人无不夸他是个大好人。

无奈出身贫寒,家境穷困。

二十好几了,还是一个放牛郎。

放牛郎张必官,从未走出大山,从未进过学校。

但这不影响他的积极向上,也不影响他的从善如流。

每天早出晚归,上山放牛,下地劳作,从不怕累,从不偷懒。

村里人需要帮忙,随叫随到,从不计较,从不厌烦。

有一天早晨,张必官正在山上放牛。

忽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顷刻间,暴雨如注,山洪如瀑。

张必官赶紧牵着老牛,躲进附近的岩石底下。

雨越下越大,天越来越黑,白昼竟然如同黑夜。

却见不远处的岩洞里,透出道道金光。

咦,这里怎么有个山洞?

天天在这山上放牛,怎么就没看到呢?

山洞,怎么会金光闪闪呢?过去看看!

出于好奇,张必官向山洞走去。

走到洞口,发现有个包裹。

道道金光,就是这包裹发出来的。

包裹里藏着什么呢?竟然金光万丈。

是传说中的金子吗?

山洞,怎么会有金子呢?

这金子,又是哪里来的呢?

一定是天上掉下来的。

老天可怜百姓,给我们送金子来了。

如果,真是老天送的,我就把它捡起来,分给乡亲们,让大家去买柴米油盐,买新衣新帽新蒲鞋。

张必官捡起包裹,打开一看,不是金子,包裹里包的是一把剑,一本书,还有一双蒲鞋。

张必官想,这些东西,人间才有。

那这包裹,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但也不是山洞原本就有的。

一定是有人不小心,遗落在这里了。

我在这里等等,会有人来领取的。

可是,一直等到雨过天晴,再等到月上柳梢,并没有人来领取。

天黑了,张必官怕父母担心,只好先将包裹带回家。

第二日一大早,张必官又来到洞口守候。

从早晨等到中午,从中午等到傍晚,还是没人来领取。

接连等了三天,就是不见人来。

第三天傍晚,张必官正有些无聊地收起包裹,准备回家呢。

王母娘娘,驾着彩云过来了。

“必官,必官,慢点走,慢点走!”

“你是谁呀?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我是王母娘娘。”

张必官虽然没读过书,王母娘娘的故事是听过的,知道她是神通广大的女神。

既是女神,自然无所不能,无所不晓,知道我的名字,也一定知道是谁掉了包裹。

张必官就向王母娘娘请教。

“王母娘娘,你知道这是谁的包裹?”

“这是你的呀。”

“不要开玩笑,我没有这样的包裹。”

“这就是你的包裹,是我送给你的。”

“我不要。我要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如果是柴刀,我还可以用它砍柴。如果是钢锯,我还可用它锯板。如果是金子,我还可以分给乡亲们,可这些东西……”

“听我说,这可不是一般的东西,是三件宝贝。”

“什么宝贝?”

“这剑呢,是诛妖宝剑;这书呢,是无字天书。只要你读懂天书,练好剑术,就会智慧无双,力大无比,就可以替天行道,为民除害。”

“那这双蒲鞋呢,跟我脚上穿的没什么两样,也是宝贝么?”

“当然是啊,这是一双飞天蒲鞋。穿上这双蒲鞋,你就能像我一样,腾云驾雾,来去无阻。”

“真有这么神奇吗?”

“试试看,包你逢山过山,逢海过海。”

张必官翻开天书,全是白纸,不着一字,连个图画也没有。

但是,只要翻开书页,就会情不自禁地默诵咒语。

太上老君,急急如令!

经坛土地,神之最灵。

升天达地,出幽入冥。

为吾关奏,不得留停。

有功之日,名书上清。

天地无极,道法阴阳。

降魔除妖,乾坤借法。

至心归老祖,求脱人间苦。

疾病无缠绵,安宁天拥护。

宝剑自光芒,杀斩妖敢阻。

葫芦贮灵丹,度尽凡夫苦。

……

诸如此类咒语,但凡默诵一遍,就会风吹树摆,山动地摇。

举起宝剑,遥指天空,立刻云雾弥漫,苍鹰解羽。

穿上蒲鞋,更是顿觉轻身,腾空而起,任由飞翔。

张必官深信,这是宝物无疑。

连忙伏地叩谢。

“谢谢王母娘娘。”

“不用谢。这是你应得的。”

“天底下那么多人,你为什么要把宝贝送给我呢?”

“我看你天资聪慧,心地善良,又勤劳勇敢,乐于助人,就决定把宝贝送给你。不仅要给你宝贝,还要举荐你当地仙。”

“什么是地仙啊?”

“地仙,就是住在人间的神仙。”

“我也是神仙?”

“是啊。但你要记住,宝剑只能除妖,不能无故杀生;天书只能悟道,不能随意泄露天机;蒲鞋也只能履行神职时穿着,不能整天穿在脚上,四处闲逛,碍人手脚。”

“我知道了,请王母娘娘放心。”

“举头三尺有神明,张必官切记,切记!”

……

说完这话,王母娘娘飞走了。

张必官赶紧回家,藏好宝贝,就连父母也不敢告知。

白天,张必官还像以前一样,不是放牛,就是种地。

夜晚,却是手捧天书,潜心学习。

并且,勤练剑术。

有时,也会在夜深人静时,穿上蒲鞋,飞出山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据说,曾经飞到杭州灵隐寺看戏,曾经飞到福建莆田救灾。

村里人有谁病了,需要灵芝、人参等珍贵的草药,张必官也会穿上蒲鞋,飞去深山密林寻找。

渐渐地,大家似有觉察:张必官得了神仙秘笈,拥有了神仙法术。

于是,就尊他为地仙。

遇到困难,就会来找张必官帮忙。

张必官,总是有求必应。

有一年,天降旱灾,持续半年无雨水。

龙湫断流,龙潭干涸。

禾苗枯焦,树木枯黄。

一日三餐用水,也成了问题。

人们心急火燎,忧心如焚。

四处找水,天天求雨。

可就是找不到水源,就是不见下雨。

张必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除了白天跟乡亲们一起寻找水源,晚上,独自一人,山上山下,四处寻找。

但还是没有找到水源。

怎么办?怎么办?

继续寻找!

寻找水源!

找到水源!

经过一番观察,发现大山深处,有一片茂密的森林。

大旱之年,其他地方的草木都已经枯死,唯独大山深处的森林,依然郁郁葱葱。

张必官想,密林深处,必有龙潭,定有水源。

于是,背起行囊,向大山深处走去。

正当盛夏,骄阳似火。

翻山越岭,唇干舌燥。

张必官,顺手拿起挂在腰间的葫芦,想喝口水,润润喉。

忽然,听得身后有人高喊:“好后生呵,积积德吧,给我一口水!”

深山密林的,有谁会在这里呢?

转身一看,是位干瘦的老头。

那老头,面黄肌瘦,衣衫褴褛。

右手拄根拐杖,左手端个破碗。

不用说,是讨饭的。

讨饭的老人,一样值得同情。

张必官,二话没说,递过葫芦。

“喝吧,阿公!”

老头接过葫芦,“咕噜咕噜”猛灌一阵。

葫芦里的水,全让老头喝完了。

老头递过空葫芦,说声谢谢,就走远了。

张必官,并无怨言,收起葫芦,继续走路。

走呀走,走呀走,又翻过一道山冈。

实在是又渴又饿,眼冒金星。

坐下来歇歇,吃点接力。

温岭方言,称点心为接力。

大雷头阿婆讲太平话(温岭古称太平县,温岭方言即称太平话),也把“点心”叫“接力”。

张必官的接力,就是一个冷饭团,用粽箬包着。

打开粽箬,正想吃接力,身后又传来一阵高喊:“好大哥呵,行行好吧,给我一点吃的!”

张必官,回头一看,是位年轻媳妇。

二话没说,递过冷饭团。

年轻媳妇,接过冷饭团,大口吞咽,一下子就吃完了。

说声谢谢,年轻媳妇走远了。

张必官,同样没有半句怨言。

在他看来,能帮助别人,就是积德行善。应该的。

又饥又渴的张必官,强打精神,继续赶路。

又翻过一道山冈,前面就是大森林了。

唉,实在走不动了。

疲惫不堪的张必官,一屁股坐在山坡上。

正好有棵柿树,洒下大片绿阴。

抬头看看柿树,柿子还是青涩的,不能解渴,不能充饥。

吞咽几下口水,张必官站起身来,准备向大森林进发。

突然,树上掉下一枚青柿子,骨碌碌向山谷滚去。

柿子,轻易不会掉下。即便红熟枝头,也要上树采摘,或是用木棒敲打。

这是常识,张必官自然知道。

这枚青柿子,怎么就掉下来了呢?而且,还会骨碌碌向前翻滚。

张必官,觉得很奇怪。会不会是王母娘娘暗中助我呢?她是要引领我去寻找水源吧。

张必官,赶紧起来,跟着青柿子,一步步走向山谷。

只见那枚青柿子,“扑通”一声,掉进谷底的一个窟窿里。

张必官,扑上去一看,嘿,是个小水潭!

水潭不大,也不深,就像张必官头上戴的箬帽簦。

簦,音同登,据说是古代一种有柄的斗笠。

《说文解字》曰:簦,笠盖也。从竹,登声。

没见过有柄的斗笠,猜想近似早年的油布伞吧。

斗笠,则是熟悉的。

温岭方言,称斗笠为“箬帽簦”。

在我的老家,人们称斗笠为“箬帽头”。

我戴过家乡的箬帽头,也见过温岭的箬帽簦。

完全能想象,箬帽簦大小的龙潭,是怎样一个小小的水潭。

但千真万确,小水潭有水,是清清的山泉水!

找到水源了!

我找到水源了!

太让人高兴了。

张必官忘了饥饿,忘了干渴。

连忙跑回山冈,对着山下的村庄大声呼喊:

“找到水源啦!”

“我找到水源啦!”

“大家快来呀,这里有泉水!”

这一喊,不仅引来了远近的父老乡亲,也惊醒了小水潭中沉睡千年的泥鳅。

小泥鳅,眨眨眼,转个身,“劈里啪啦”好一阵弹跳,把一潭清泉全搞浑了。

张必官既高兴,又生气。

高兴的是,小小水潭,竟然有鲜活的泥鳅,说明这水是可以放心饮用的。

生气的是,小小泥鳅,居然搞浑了清泉水。

就拔出宝剑,指着水潭,教训小泥鳅。

“小泥鳅,别乱跳。再捣蛋,小心我捉了你去下油锅。”

说也奇怪,就这么半开玩笑的一句话,竟然像咒语似的灵验。

小泥鳅不再弹跳,小水潭很快恢复平静。

又是一潭清泉水。

张必官乐坏了,跑到山冈上,继续大声呼喊:

“乡亲们,快点来,找到水源了!”

“乡亲们,快点来,这里有泉水!”

……

听到张必官的呼喊,山上山下的村民,都提着水桶赶来了。

张必官想,就这么一个小水潭,如何解得成千上百村民的干渴,又如何救得大片庄稼?

便蹲在小水潭边,自言自语地说开了。

“小泥鳅,你能化作蛟龙么?”

“小泥鳅,你能把小水潭,变成大龙潭么?”

“小泥鳅,你能呼风唤雨么?”

“小泥鳅,你知道我的心事么?”

“小泥鳅,你能帮帮我么?”

“小泥鳅……”

小泥鳅知道张必官的心事,小泥鳅有心要帮助张必官。

只见小泥鳅,摇身一变,成了一条蛟龙。

“泥鳅龙!你是泥鳅龙?”

泥鳅龙点点头。

“是的,我是泥鳅龙,听你吩咐。”

“太好啦,太好啦!先帮我建个大龙潭吧!”

“行!”

泥鳅龙转转身,摆摆尾,小水潭成了大龙潭。

“再来场欢快的夏雨吧!”

“好!”

哗哗的夏雨,说下就下。

山上山下的森林、田园,得了雨水的滋润,又有了无限的生机。

从此,山上山下的村庄,永远风调雨顺,年年五谷丰登。

为了纪念张必官,人们就为他建祠堂。

为了纪念泥鳅龙,人们就为他扎龙灯。

……

2009.12.05/22:12:09

摄影:丁琦娅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大雷山散记之八:泥鳅化龙”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泥鳅化龙的民间故事

泥鳅化龙的民间故事

泥鳅,养殖,化龙,民间故事,池塘,温度,蚯蚓,鱼苗,泥鳅养殖,好的,优势,天气,因素,合作社,台湾,基地,寄生虫,技术,时候,排灌,水质,水面,浓度,环境,种苗,细菌,苗种,规格,设施,饲料

2020-08-28 #小故事

博人传:比辛牙更强的大蛇早已出现!辛牙在它面前只能算小泥鳅!

博人传:比辛牙更强的大蛇早已出现!辛牙在它面前只能算小泥鳅!

万蛇,大蛇,仙人,体型,眼睛,初代,药师兜,乌贼,力量,大小,差距,海怪,蛇类,雪藏,间体,小伙伴们,疾风传,博人传,连白,雷之国,化龙,发现了,鸣人,太强了,东西,主角,全身,光环,去向,大蛇丸

2016-09-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湘行散记》中正文:湘行散记从第一篇《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向后每章概括50~10

《湘行散记》中正文:湘行散记从第一篇《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向后每章概括50~10

作者,桃源,水手,朋友,人生,文章,鼻子,那女孩,人们,军官,吊脚楼,土匪,少年,湘西,生活,沈老,三件事,土匪头子,这篇文章,箱子岩,水獭皮,帽子,内容,人家,副官,同伴,妇人,孩子,干爹,时候

2019-02-15 #长篇故事

湘行散记第一章读后感

湘行散记第一章读后感

湘行散记,沈从文,行书,散文集,代表作,单行本,报刊,版本,三部分,发表在,杂志上

2016-08-28 #长篇故事

封城散记七31

封城散记七31

疫情,武汉,蕾切尔,威廉,牧师,黑死病,亚姆,菲利普,村民们,头发,官员,徽章,沙漠,消息,牧场,病毒,病人,表兄,部分,梅豆,个人,图片,孩子,女儿,朋友,朝北,村民,火焰,老公,瘟疫

2019-08-21 #故事阅读

我的生活故事小散记

我的生活故事小散记

妈妈,爸爸,香烟,买鞋,太太,店主,鞋架,有一次,利群,原因,鞋子,桌子,饮料,妈妈说,我发现,这就是我,才明,达尔文,我的生活,一双鞋,口后,随便吃,中饭,事情,后行,全家人,后分,回家路上,大点,大红鹰

2020-07-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湘行散记梗概  要全一点

湘行散记梗概 要全一点

作者,桃源,水手,人生,朋友,文章,鼻子,这篇文章,那女孩,人们,军官,吊脚楼,土匪,少年,湘西,生活,沈老,三件事,土匪头子,箱子岩,内容,人家,副官,同伴,妇人,孩子,干爹,时候,村寨,核桃

2007-03-21 #故事会

春风春雨花满园——昆明民间文学散记

春风春雨花满园——昆明民间文学散记

传说,群众,张三,止庵,感情,族人,昆明,歌谣,爱情,艺术,生活,龙祖,人们,事物,人物,儿歌,历史,国人,山歌,家庭,愿望,情歌,民间,龙台,明昆,孙髯,明洪武,晋宁,杨升,梁骨

2007-04-09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