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试论喀什民间故事的文化特色 On Cultural Features of Folklore in Kashgar

时间:2020-09-24 04:24:01

相关推荐

试论喀什民间故事的文化特色 On Cultural Features of Folklore in Kashgar

2008年9月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KashgarTeachersColLege VDl.29No.5 Sep.2008 试论喀什民问故事的文化特色 (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新疆喀什844007)摘要:试从喀什民间故事中挖掘维吾尔民族文化中对于金钱、王位、女性及理想人格的态度,以此探讨维吾尔 文化中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色。 关键词:喀什;民间故事;游牧文化;农耕文化 中图分类号:H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2X(2008)02.0078.04 在喀什民间故事中,有个叫《一个公主的遭遇》 的故事。〔1J。说的是某一国王的女儿出生时其母 因难产而死,当公主长大,国王来给她说媒时,公主 拒绝,国王一怒之下,命人将公主装在一个空箱子 中去卖掉。买主穆罕默德打开箱子发现里面有一 位漂亮的姑娘,于是和她结为夫妻,这里的国王知 道后就派人对穆罕默德说:“把你美貌的妻子献给 国王吧。”穆罕默德只好将妻子送到居住在另一个 王国的母亲那儿藏匿。有一天公主见到城边有一 座非常美丽的御花园,要求婆婆替她买下。国王欺 婆婆是位穷老太婆,故意拿把说:“你若能买得起花 园,我连国王的宝座也让给你。”国王说了价钱,老 夫人分文不少地把钱付给了国王。国王遵守诺言, 抛弃了王位,姑娘当上了国王。穆罕默德所在城市 的国王听到后就派人到这里向女国王求婚,被女国 王拒绝。于是这位国王设计“杀死”了女国王,将她 的“尸体”装在一口箱子中抛进了河里,箱子被一渔 夫所打捞,姑娘获救。一天,姑娘看到山腰之间有 一只鹰在盘旋,还有一群人手里拿着肉,鹰飞到哪 里,他们就跟到那里,姑娘觉得很奇怪,就问这是怎 么回事,他们说:“我们的国王逝世了,这只鹰是国 王在世时亲自喂养的,鹰降落到谁身上,谁就可以 当国王。”鹰一而再,再而三地落在了姑娘的身上, 姑娘于是就当上了这一个国的国王。后来女国王 找到了她的丈夫穆罕默德,把王位让给了丈夫,“她 和丈夫精心治理着国家,把国家治理的国富民强, 人民安居乐业,他俩也和睦相处,生儿育女白头偕 在这样一个较常见的民间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非常独特的维吾尔族文化特色。下面试进行分 我们首先来看维吾尔对王位的态度。.“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在汉民族的传统观念 中,能成为“王”,往往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最大标 志,这意味着一个人能在最大范围内获得最大的权 力、最大的财富、最大的自由、最大的安全,而这些 恰是世俗社会中最高的人生理想,因此对于“王”者 之位的争夺,往往成了人们最大的向往,也成了人 们最高的争夺目标。在中国历史上,为了争夺王 位,各种有违常伦、血流成河的事屡见不鲜。然而 在喀什民间故事中我们却发现了对王位的另一种 态度。首先,王位是可以用钱来买的:公主第一次 获得王位就是用钱买的。其次,王位的继承是由 “神”来指定的:公主第二次获得王位是因为代表着 “神”的意旨的“鹰”落在了她的肩上。再次,王位是 可以转让的:公主在找到了丈夫之后将王位主动让 给了丈夫。 维吾尔族的祖先生活在草原,属于游牧民族, 而游牧生活的特点就是逐水草而居,这种变换不定 的生活方式,使维吾尔人民在潜意识中就隐藏着一 个“动”的概念:这里、这时、这地符合我的生存需 要,这里就是我的家、我的国,那里、那时、那地符合 我的生存需要,那里就是我的家、我的国。由于生 存之地的不断变更,对于做生存之地的主人意识就 收稿日期:2008—04.21 作者简介:叶继群(1968一)。女,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万方数据比较淡漠:我可以是这块土地的主人,我也可以是 那块土地的主人,如果这块土地哪一天不再符合我 的生存需要或是遇到比我强大的敌人进攻,那么换 一个地方继续我的生存。这种意识使得早期作为 游牧民族的维吾尔族对于王位的看法和作为农耕 民族的汉民族之间产生巨大的差别。 汉民族属于农耕民族,而农耕民族的特点就是 世代居住在一个地方,对这一地区进行改造,修房 屋、建城市、开田、种树、挖渠、修路……当这一切都 井然有序时,这花费了主人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心 血,这岂是轻易就可以让与他人的?这一心理扩大 到国家、王位,就产生了必须牢牢守住王位,让自己 的心血、汗水、成果一代代延续下去的传统,所以不 但自己做王时,不能容忍他人对王位的觊觎,就是 死后这王位也要由自己的儿子来继承。这就使得 “禅让”这种说法在汉民族中只是一个原始的、美好 的理想,而在游牧民族中却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现 实。这种差别首先是草原民族没有“官本位”意识, 对当“官”很淡漠,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草原民族个 人的价值观念不同。草原民族在狩猎和政治活动 中,经常能发现其自身的价值:一箭射死一只老虎, 一刀砍死一个敌人,个人自身的价值立马显现出 来,所以他们没有丝毫的自卑心理,这就决定了他 们对个人自身能力的判断不是来自于外在的位置 二一王、官,而是来自于生命的本身——力量。所 以当不当王、做不做官并不是个人能力的标志,在 生活中能够自由地张扬自我,只要有美酒、美人,那 就是最大的满足,比起做王来要幸福得多。 这种“禅让”还表现了维吾尔族对于“钱”的独 特观念。草原民族获得财富的办法和农耕民族不 同,农耕民族的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而草 原民族获取财物的办法主要是通过战争的手段去 劫掠,劫掠到手的东西从来不知道它的珍贵,到手 就挥霍。另外草原民族的生存状况常常不稳定,因 为受天灾、瘟疫的侵袭,今天可能拥有成群牛羊,明 天就可能全部倒毙在地。这种不稳定性,使得草原 民族对待钱财有了一种非常豪放的态度:有钱就 花,有钱就享受,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尽还 复来等等应当是草原民族对待钱财的真实写照。 在《一个公主的遭遇》的故事中能用钱买王位恰恰 反映出维吾尔族早期游牧生活的特色,但是我们不 可以忽视的一点就是在《一个公主的遭遇》中已经 出现了“城市”一词,公主与其说是“国王”,不如说 是“城市主人”。 “城”在古汉语中为“墙”,当一个地区有了“墙” 的围护,这就标志着“城”的出现,也意味着人们将 在这一地区较为长久地生活下去。在<一个公主的 遭遇》的故事中已经出现了“城市”这一词,这说明 维吾尔族的生活方式已经由早期的游牧生活向定 居生活转变。而生活方式的转变直接影响了人的价 值观念的转变以及对王位态度的转变——“钱”的 作用加大,经济的地位突出。 当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城,确立了 之后,市——商品的交换开始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 经济方式,而此时“钱”的作用可以说是最大限度地 发挥了出来,有了钱不仅可以过富足、享乐的生活, 同时意味着可以成为“王”,“钱”是能否成为王的基 础,所以用钱可以买王位。但是我们不可以忽视一 个重要的细节:随着“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经济不 断发展,定居的生活开始渐渐变成人们的主要生活 方式,此时领土不仅意味着生存之地。更意味着财 产的多少,当“王”意味着“天下之土,莫非王土”的 时候,这种用钱买王位的说法肯定不会再现,“禅 让”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用钱买王位”这个情节 说明了在维吾尔民族心理中还保留有早期游牧生 活的特色,但“城市”的出现则说明了维吾尔族正处 在一个由游牧生活向定居生活转变的阶段。 公主第二次获得王位时接受了“神”的意旨:鹰 两次落在了公主的身上,“但众人中有人说:‘女人 哪能当国王呢?’有些人不同意姑娘当国王。于是放 出了鹰,鹰第三次又落到了姑娘头上,咋赶也赶不 走,姑娘这才正式当上了国王。”从中我们看到,这 “神”是不歧视妇女的。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女 性从来都是男性的附属品,属于“第二性”,虽然汉 民族妇女中也有一位女皇帝,但看看武则天为获得 王位所费的心机和这位公主相较而言有着多么大 的落差!这非常直接地表明了草原文化对待妇女 的态度。对于草原上生活的游牧民族来说,水、草、 妇女都意味着家的所在。在动荡不居的生活中,女 性的存在不仅意味着一个物质形态的“家”的存在, 更意味着一个精神形态的“家”的存在,她是灵魂的 归宿之地,是下一次生命搏斗的激素,有了她草原 才具有了充盈丰沛的生命力,故而在草原文化中从 来都不歧视妇女。但非常有意思的是,公主在得到 王位之后,又非常轻易地将王位转让给了丈夫,这 一情节,恰又体现了农耕文化对草原文化的影响。 男性支配女性,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家庭关系的 特点,当早期维吾尔族处于游牧生活状态时,男女 能够平等,但当维吾尔族开始向定居生活状态过渡 时,农耕文化中“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渐渐开始 万方数据产生影响,“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也渐渐影响到 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故而王位最终是要让男性坐 的,也成为民间传说中的最后结局。 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一年四季他们总是在游 动,这就形成了草原民族的动态生活,在游动中寻 找幸福和快乐,在游动中寻找财富和发展,这就使 得维吾尔族较早地产生了以游动为特征的社会角 色——商人,以及以游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商 品经济。在喀什的民间故事中,这是一个较为集中 的内容。 比如较著名的《买桑树阴影》的故事:一个坐落 在大路旁的巴依家的院子中间有一棵高大的桑树, 每逢夏天,巴依就坐在树荫下乘凉,有一天来了一 个过路人也躺在树荫下乘凉。巴依不允许,他说这 棵树是我栽的,树荫自然也属于我。过路人说既然 这样,你把这片树荫卖给我,我给你钱。巴依见钱 眼开,同意把树荫卖出去。从此过路人每天一到太 阳出来的时候,就躺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移到巴依 的院子里,他就躺在院子里。树荫移到客厅里他就 躺在客厅里……总而言之,树荫移到什么地方,他 就躺在什么地方,气得巴依只好搬到别的村子去 瑞典著名的东方汉学家贡纳尔雅林在他所著 的《重返喀什葛尔》中回忆说:“1950年前,喀什地 区几乎没有工业,这也是整个南疆地区的状况,而 工业品,绝大多数是消费品,都是从苏联或印度进 口的;或在某种程度上经过乌鲁木齐从中国中部城 市运来——但这也是少数。所有的东西都是由驼 队承载运来的。因而,喀什是一个完全的手工业城 市。”由此可见商业作为一个行业的出现以及“丝绸 之路”历史的漫长。从《买桑树阴影》的故事中我们 可以看到商品交换的原则、信守契约的生活方式以 及由此形成的理想人格已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 为规范。 春秋战国以至秦汉时期的一些中原经济学家 关于发展商业的理论较早地为维吾尔族所实践。 正如《福乐智慧》指出的,要重视商人、商业和市场 的重要作用。因为商人为谋生而周游世界,他们从 东方游到西方,天下的珍异都在他们手上,世上无 数的珍宝和绸缎全来自他们。世间倘无商人奔走 四方。人们怎能穿到紫貂皮的衣装?倘若契丹商队 的路上绝了尘埃。无数的绫罗绸缎又从何而来?倘 无商人在世间东奔西走,谁能看到成串的宝石珍 80珠?由此可见,维吾尔人对商人的重视与尊重。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L2J,为了商业能够有效地 维持,在商业交往中双方必须信守契约,要“善待异 乡人,满脸生辉,善待流浪汉,名满寰字”。 商人是普遍受人尊敬的,这尊敬不仅仅是他们 占有较多的财富,更多的时候是因为他们的机灵、 善变。阿凡提、毛拉则丁的故事可谓脍炙人口、广 为流传。我们仔细考察阿凡提、毛拉则丁的故事就 会发现,他们的引人喜爱就在于他们所拥有的智 慧,可是这种智慧和汉民族文化传统中所认可的智 慧有所不同。在汉民族文化中,最大的智慧是“大 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所以我们常常看到 的是“大道无言”,可是在阿凡提、毛拉则丁身上,我 们看到的尽是他们在“耍小聪明”、在诡辩、在玩弄 逻辑陷阱以给他人设套。这种言行常常被汉民族 文化称之为“不义”,而在维吾尔文化中却是大家推 崇的一种智慧,这其中的原因还是源于两种文化产 生的背景不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不同。 汉民族属于农耕民族,农耕的生产方式是有严 格的规律的: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收割,这是必 须按规律来办的,不能有丝毫马虎,更不允许个人 的浪漫想象,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做,终究不会出 错,这就形成了汉民族性格中因循守旧的一面。而 维吾尔族属于草原文化,游牧经济当然也要付出许 多人为的劳动,但它和农耕经济相比较而言,一方 面付出的劳动力要少,另一方面它也不必投入那么 多的心血,“种庄稼人的付出与收获大致成正比,放 牧则常常有一些人力不可违的灾害,如瘟疫、自然 灾害,付出与收获常常是不可由人力来计算的。两 种不同的经济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民族性格:汉民族 踏实,维吾尔族潇洒。反映在阿凡提、毛拉则丁身 上就是幽默而狡黠。 阿凡提、毛拉则丁往往处于现存秩序和文化教 条的对立面,不论是他们的穿着、举止还是语言都 和正常规范不协调。阿凡提一出场就给人一种与 众不同的幽默感,我们看到了一位背朝前、脸朝后、 身背褡裢、倒骑毛驴的可笑老人。《金钱与正义》讲 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国王问阿凡提:“一边是金 钱,一边是正义,你选择哪一个?”阿凡提说:“我要 金钱。”。国王说:“我宁可要正义。”阿凡提说:“缺 什么要什么嘛!”《死了也不会往下走》说:某村的乡 约淹死了,阿凡提对打捞尸首的人说:“他活着的时 候喜欢向上爬,死了也不会往下走,你们走上游,定 能捞到他的尸首。”阿凡提、毛拉则丁像童话中的魔 法师能点土成金,把平淡的生活化为笑声。人们通 万方数据 过他们的幽默把压在生活上的重担、烦恼通通释放 出去,从而获得一颗快乐的心。而在草原民族眼 中,人生最幸福的是得到眼前的快乐,只要能得到 歌声、笑声,那就是最大的满足、最大的快乐。这种 文化特征一直延续到今天。 喀什地处沙漠的边缘,恶劣的生存条件使这里 的人民生活较为艰苦,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至今农 民们依然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然而艰辛 的生存状态并没有泯灭维吾尔人民对美的追求。 只要唢呐吹起来、手鼓响起来,正在田里劳作的农 民们会立即抖落藏在皱纹中的黄沙,舞动起那双握 惯了坎土曼的大手,在田埂上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起 来。整个田地一会儿就变成了歌的海洋、舞的海 洋。生活的艰辛在这歌舞中稀释,往日的不满在这 歌舞中消散,“它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 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 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 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它使零散、疏离的各 个小团体找到连接而转型成精神相通、忧戚与共的 社群。从这你可以知道为什么到今天喀什的艾提 尕尔广场每逢古尔班节、肉孜节依然还会有上千的 如痴如醉的舞步!” “人,对于自身‘存在’处境自觉的程度,以及他 出于这种自觉而进行反思,而试图表达,在自觉和 表达之间所激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强弱,就造成 了文化和文化之间的不同。人的自觉程度越高,反 思的能力越强,表达的冲动越大,创造力和想象力 的空间就越大。”L3J维吾尔族历经千百年的磨练, 在喀什既辽阔、荒凉,又丰富、热闹的土地上创造了 独具特色的维吾尔文化,它既是一个民族性格的体 现,同时也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的精神的高 扬,体现了人类对生命意义的体悟。 费孝通先生说:“一个民族的发展主要靠善于 发挥自己的传统优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外在条 件,提高自身的社会生产力和发挥自己的精神文 化。”4J在这个意义上,在今天重开向西的“丝绸之 路”之时,我们挖掘喀什民间故事中的文化特色,深 深感受到“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与灿烂,也对今天 的“丝绸之路”充满了信心。 参考文献: 〔1〕马树康,汪永华.喀什民间故事〔M〕.喀什:维吾尔文出 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72,(23):103. 〔3〕龙应台.文化是什么〔J〕.新华文摘,2006,(1):112. 4〕中国民族报〔N〕.2006—04—21. 责任编辑:徐梅 OnCulturalFeaturesofFolklorein Kashgar YE Ji—qun (TheDepartment Humanities。KashgarTeachers College。Kashgar844007,Xinjiang,China) Abstract:Thoughanalyzing theattitudeofUighurculturethatisconcerningwithmoney,woman,andideal personality,thispaperprobedintotheculturalfeaturesofblendingaswellasnomadiccultureandagricuhural cultureinUighurculture. Keywords:Kashgar;Folklore;Nomadicculture;Agricuituralculture 8l 万方数据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试论喀什民间故事的文化特色 On Cultural Features of Folklore in Kashgar”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薄荷小镇的遗忘时光2022-07-08 04:59薄荷小镇的遗忘时光[辽宁省网友]202.179.252.217
    我觉得研究喀什民间故事文化特色对于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很有帮助。
    顶49踩0
  2. 美女俱乐部群创始人-东阳2021-12-02 20:47美女俱乐部群创始人-东阳[天津市网友]203.15.149.188
    @雪姊喀什民间故事文化特色定跟当地历史和民风民俗有很大关系期待能深入了解。
    顶25踩0
  3. 雪姊2021-04-29 12:35雪姊[贵州省网友]203.12.103.170
    这个话题真很有意思!非常想了解喀什民间故事文化特色感觉会很有教育意义。
    顶0踩0
相关阅读
英语绘本《农场》——on

英语绘本《农场》——on

农场英语绘本故事

2010-05-15

英语绘本《农场》——on

英语绘本《农场》——on

农场英语绘本故事

2013-08-13

nona9on吧

nona9on吧

舞蹈品牌故事

2009-02-24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on the App??Store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on the App??Store

适合孩子听的成语故事APP

20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