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赞扬与责备》:学会正确的赞扬与责备 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性格

时间:2009-05-17

我们从小就能感受到家人对我们的赞扬

提示:本文共有 45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文 | 怡冉

图 | 网络

赞扬,在字面上的解释为对一个人进行称赞;表扬。我们从小就能感受到家人对我们的赞扬。

而责备的意思,解释为:批评、指责。

小时候经常听到家人在别人的面前赞扬我说:“她从小就很懂事,从小就知道要照顾弟弟、知道要谦让弟弟。”

我相信,很多作为家里的哥哥或者姐姐的人,都应该有听过父母对自己有这样的夸赞。

而越长大,我听到这类的夸赞就越来越多。有一次的暑假,我去打暑假工,但是我的弟弟并不愿意去,实际上并不是太小,而是他不想去。而我在离开学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我和妈妈提出我想结束暑假工,利用这一个星期好好休息后去上学。

可是,我的妈妈听到后,责备我说:“你知道吗?就是因为有你这样不够勤奋的姐姐,你弟弟才会不愿意去打暑假工!现在离开学还有一个星期,你就不可以再做多几天吗?你有那么累吗?你作为姐姐,就应该做好榜样的!”

于是,在我哭闹了一个晚上后,第二天仍然被送到工厂去继续打暑假工,直到开学前一天的早上才结束。那天早上结算完工资后,下午去学校报名,然后第二天去上学。

后来,一直到成年、工作、自己结婚后,我的身上都有一种很强烈的“担子”在身上,我强烈的感觉到自己必须要为我弟弟做什么。或者是,我弟弟出了状况,我会比他还害怕,因为受责备严重的一定是我,是我这个姐姐没有做好,没有帮助到他。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类似这样的经历?

然而,我知道自己有抑郁症时是在2016年,但是回想起小时候,曾经也有多次坐在楼房顶楼想往下跳的想法。因此,也许我从小时候就有抑郁的“苗头”产生。

我一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直到这些天,我读到了这本书:剑桥大学的沟通课·《赞扬与责备》后,才明白了缘由。

《赞扬与责备》的作者是[英]特丽·阿普特。

特丽·阿普特(Terri Apter)是心理学家、作家、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资深导师,她关于家庭动力学、同一性和人际关系方面的著作获得了国际认可。

她有多部作品入选“《纽约时报》年度优秀读物”,并斩获多项大奖,《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卫报》等知名媒体都对她的著作赞誉有加。

为什么说:正确的赞扬与责备,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呢?这本书中有很好的解释,我将从以下几点来简单介绍。

01

赞扬:家长的有力工具

赞扬能改变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它能鼓励和振奋我们,也能提醒我们期待值的所在。但它也会带来迷惑和愤怒,让说话人显得不够真诚或自以为是。

作者认为,如果某些赞扬有存在自己的利用之心的情况下,这些赞扬其实是在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并且降低他们的积极性。

沉浸式赞扬理论书中有一个为了测试赞扬扭曲思想的能力的实验。这个实验分为两组,两组学龄前儿童孩子的学习成绩都不是很好,并似乎为此气馁,态度消极。

第一组实验是研究员交给第一组孩子一系列十分简单的功课,每当孩子做对之后,就会被夸赞十分聪明。根据沉浸式赞扬理论,这些孩子会让自己的水平配得上这些赞扬。孩子们都相信自己是聪明的,并且会发挥自己,接受挑战,不断的取得进步。

但是,这些赞扬只在功课简单的情况下才能维持这些孩子的情绪。功课的复杂程度一旦加剧,孩子们就丢失了积极性,又变得兴致索然。很快,这些孩子又恢复到了实验前的状态。

第二组学生也同样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缺乏积极性,他们也需要做难度渐深的功课。但是在答对较难的问题时,他们不会被夸赞聪明,相反地,研究人员会让他们注意自己的努力与成绩之间的联系,他们因努力而被夸赞。而这些因坚持不懈和努力用功而受赞扬的孩子,哪怕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更可能会维持积极性与努力态度,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能培养能力,这让他们备受鼓舞。

所以,我们小时候经常听到家长们夸赞自己家里的小孩说:“他就是不够努力,其实人是很聪明的,如果认真、努力了,成绩绝对会特别好,就是懒。”

但是反看以上两组实验就能知道,你如果希望孩子成功、愿意接纳挑战,就要赞扬他们的努力、刻苦和坚持不懈,而不是他们的智商、天赋或能力。要在人生路上成功,孩子需要怀有信心,但这并非自己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天道酬勤”这个规律带来的结果。

你看,这就是换一种方式夸赞的另一种就截然不同的结果。

潜意识里是利用的赞扬这个就如我前面所提到的小时候,我的妈妈赞扬我的好永远都是我会照顾弟弟、会谦让弟弟这类的内容。而与此相关的内容作者在书中也有所提及。

27岁的莱斯利说:“我小时候,我妈总夸我‘干净又整洁’,我会在每天晚上上床之前,把屋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只因为我害怕得不到夸奖。然后她说我可真会照顾弟弟呀,结果我变成了个两面派:即便在恨不得踢那熊孩子一脚时,我也会装出一副乖孩子的样子来。从根本上说,她的表情是一种控制我的方式。因此,我听到她夸赞时也不觉得高兴。”

作者认为,我们会不断地检验赞扬中的诚意、幅度和关注点。我们也会推测它的意图——母亲赞扬里的潜在用意才是最让莱斯利气恼的地方。

是啊,如果哪天我们不谦让弟弟了、不照顾弟弟了,就会被评判为不好、不乖,甚至会招来对方的责骂。所以,抑郁症的“苗头”由此产生,一方面我想继续获得赞扬,但另一方面我自己其实并不开心,也由此而压抑和成为了个两面派。

02

错误的责备是一把尖刀,直刺心脏

如我前面所讲自己小时候的暑假工事件一样,其实大部分人也可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而被责备。

责备是赞扬的对立面,它激发的是被排斥与被驱逐的恐惧。并且,责备能引起内疚感,也会轻易地下滑至更严重的地方,变成一条让我们感到羞耻的信息:“你有毛病,你有缺陷,你不够好。”

错误的提醒变成了责备书中有提到在华盛顿市,一家人(14岁的亚历克斯、姐姐杰丝、母亲佩格和父亲克里斯)本来打算好好地出门玩一个晚上的,却演变成一场关于道德的激烈争执。看到亚历克斯从房间走出来,头发卷成亮闪闪的小卷,脸上浓妆艳抹,穿着派对裙子,所有配饰一件不落,佩格犹豫了一下。“你不喜欢!”亚历克斯注意到母亲的犹豫,立刻嘲弄地推测原因。这句指责似乎让佩格感到有自我防卫的必要,她于是解释:“我只是担心你这样打扮会给人留下坏印象。”“什么坏印象?”亚历克斯追问。佩格耸耸肩,”有点放荡吧?”她建议说。她父亲克里斯刚好走进屋来,只听到最后一句对话,他既想对妻子表示支持,又希望改进她的措词:“看到你的衣服,也许别人会觉得你的价值观有点肤浅。”亚历克斯涨红了脸争辩:“所有人都这样穿衣服啊。而且你们以貌取人的做法其实很蠢。”亚历克斯顿了一下,为自己的怒气火上浇油:“你们总是这么落伍!”她大叫:“而且你们实在太太太伤人了。”

你看,其实亚历克斯的母亲和父亲都只是想提醒亚历克斯的穿着不太合适,但是出口却被成了责备:“有点放荡吧?”类似这种伤人自尊和让人羞耻的用词。实则,这个是正确的提醒却变成了责备。

有情绪的责备是一把尖刀,直刺心脏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我的小时候。很多时候,我都很乖的做好父母交代的事情,但是只要是父母有事困扰他们,无论我自己做的再好,也都总会被挑出一些毛病出来被乱说一通。

就好像小时候暑假工事件一样,我只是希望像其他小伙伴一样,可以玩耍几天,享受一下放假的快乐,但是被妈妈评判为我懒,就是因为有我这样的姐姐,所以我弟弟才会不愿意去打暑假工。

但是,无论是当时的我和现在的我,亦或者是外人一看就知道,对于这个事情我的母亲已经用情绪混为一谈了。她的这个情绪的责备,像一把锋利的尖刀,刺中了我的心脏。

并且,现在也才发现,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并不会拒绝这样无理的责备。以至于后来在面对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时,哪怕是受尽委屈,也只会边哭边做,不会果断拒绝。

但是如果,妈妈仅是责备我懒,而这个懒并不是影响弟弟不愿意参加暑假工的原因,她就是论事的告诉我说,希望我可以再勤奋一点点,而不是因为我这样,所以我害了别人!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责备效果。

03

赞扬与责备,要做到给出指南,不要贴标签

无论是赞扬或是责备,我们最理想的做法是就事论事,并且给出一个方向,一个指南针来让对方找到正确的方向,而不是直接在对方身上贴上标签。

赞扬不要带有潜意识事实求是的赞扬通常为赞扬事情的本质,比如前面提到的莱斯利的妈妈,小时候每一次赞扬莱斯利都是不断的在夸赞莱斯利会照顾弟弟。直到27岁时的莱斯利,妈妈也是赞扬她,但是无论是说什么样赞扬的话,都总免不了一场唇枪舌战。

因为在莱斯利的记忆力,要换取妈妈的夸赞,总是会让自己感到害怕,害怕自己不照顾弟弟会得不到赞扬,因此自己也变成了个两面派。

就如同我的母亲也一样,她每一次夸赞我,都是因为我愿意谦让弟弟,或者是成年后的我,总是会不顾一切地帮助弟弟。否则,她就会和我说,谁家的女儿已经把银行卡交给她的父母了、或者是谁家的儿子买车时,他的姐姐出了多少的钱来帮助他,等等这类的内容。

这类的夸赞,其实就是潜意识里有利用的成分。她通过夸赞别人是如何帮助家里、如何帮助弟弟、如何谦让弟弟而达到她也希望我这样做的潜意识。

而作为哥哥姐姐的我们,自然会知道要照顾弟弟,但是,如果父母一味的强调这个问题,因此才给予赞扬,这样就会让我们感觉到害怕。

责备是就事论事,不是贴标签,而是给出指南我们最常碰见的情况就是,一个3-4岁的小朋友会去抢夺别人的玩具,但是绝大部分家长的评判就是:“这个小朋友太不会分享了,是个自私的孩子。”

或者是像书中所提到的案例:当13岁的艾拉在吃晚饭时迟到,她母亲说:“你让我们等了好久,太不替别人着想了。”

而当13岁的维托迟到时,他母亲说:“你真没礼貌。你一点儿都不懂事,只为自己考虑。”

对14岁的柯丝蒂来说,回家晚了就是世界末日:“从今以后再没人会相信你,”她母亲预言说,“你以后将一事无成。”当柯丝蒂解释了回来晚的特殊原因时,柯丝蒂的母亲则以列数她过去的错误来回应:“就好像上次,我出于好意带你逛商场,结果你让我等了半个小时。”“还有上次你居然‘忘了’我要去学校接你。”

在一些人家里,责备描述的是一个行为,而在另一些人家里,它却能定义一个人的品质。

我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当责备指明了改正方向时(“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它就是正面的教训。甚至可能给人赞扬的感觉,因为它传递了“你可以做的更好”这一信息。这就是一个指南针。

但是当责备定义了品格上的缺陷(“你太自私/不可信”)时,它传递的信息则完全是负面的。

04

总 结

就如书中有提到,从婴儿时期的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别人给我们的赞扬或者责备,所以才会有人说:“其实别看孩子刚出生,但是其实他们什么都懂!”这就是来自己身体带来的感触。

而就像作者所讲,我们赞扬和责备都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运用好这双刃剑,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评判系统中,不要掺杂任何的情绪或者是欲望,甚至是利用。

这些在我看来,都是我们从小时候性格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更好的评判准则则是以共情去理解人,你换个位置,想想如果是你自己的角度,你所希望的是怎么样的?我们要以情商打动人,而不是威迫或者控制、利用别人。

正如本书指出的重要宗旨:恰到好处的夸奖、有指南的批评,利人也利己。而这个宗旨,在我看来,也是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极其重要。

我是怡冉,一个爱读书,爱分享,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90后,希望通过文字温暖世界中的你和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赞扬与责备》:学会正确的赞扬与责备 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性格”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绘本《玩具要回家》让孩子学会分类整理玩具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绘本《玩具要回家》让孩子学会分类整理玩具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玩具,小脚,妈妈,回家,玩完,小鸭,地方,孩子,隐秘,分类,妈妈说,玩具柜,睡觉去了,在家里,好时,内容简介,东西,家长,才能,幼儿园,玩具车,玩吧,皮球,结束语,老师,会回来,有一只,告诉他,因而在,大声哭

2019-01-16 #小故事

教育随笔:正确让幼儿学会分享

教育随笔:正确让幼儿学会分享

玩具,陆宇,孩子,一起玩,小朋友,会分,中班,东西,不给我,们一起,告诉我,天添,小伙伴,故事,随笔,来源,资源网,老师,教育,幼儿学,小伙伴们,给大家,让孩子,这件事,小朋,在玩,在那里,我喜欢,来园,里张

2020-05-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观察力 而不是“走马观花”

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观察力 而不是“走马观花”

孩子,观察力,作用,思维,智力活动,目的,事物,品质,基础,手段,发展,进步,有计划,增长知识,就不会有,让孩子,了学,鲁班,不一样,都会,在实践中,个人,世界,事实证明,事情,人类,人物,企业家,写法,写作文

2019-01-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鲍比如何说妈妈才会听》的故事让孩子们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

《鲍比如何说妈妈才会听》的故事让孩子们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

鲍比,妈妈,故事,姐姐,孩子,如何说,小朋友,弟弟,故事会,方式,父亲节,让孩子,主题,东西,关系,同伴,场景,家长,讲故事,公众号,沟通方式,小朋,格鲁特,艾米,默里,责任编辑,位家,爱的,爱上,辅导站

2020-09-26 #经典故事

这种教育方式 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 培养良好性格

这种教育方式 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 培养良好性格

孩子,能力,棉花糖,培养孩子,实验,行为,社会认知,技能,方式,社会,京东,大道理,家长,性格,忍住,情境,情绪,经典,状态,脾气,发展,后续,影响,教育,指导,调节,家长们,专注力,发展水平,孩子们

2012-08-07 #故事阅读

亲子悦读|学会分享 母子共读绘本《分享让我很快乐》

亲子悦读|学会分享 母子共读绘本《分享让我很快乐》

孩子,妈妈,小朋,我很快乐,王昕,中心幼儿园,品质,兴趣,习惯,好性,西和,学会,年龄,心理特点,年龄段,性格,文字,济南市,特点,行为习惯,视频,记者,齐鲁晚报,齐鲁,生活,为大家,养成良好,朋友们,收获更多,小故事

2016-12-30 #故事阅读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 不能睡懒觉?这个说法并不正确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 不能睡懒觉?这个说法并不正确

乐乐,孩子,医生,习惯,早睡,让孩子,儿子,婆婆,孙子,身体,发育,时候,运动,带儿子,睡眠时间,这个问题,子放,子培,才让,越长越,天使,作息,同龄人,关节,原因,多长时间,大脑,子长,小孩,小时

2020-06-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当孩子们打架时 父母别强势介入 要学会正确应对

当孩子们打架时 父母别强势介入 要学会正确应对

孩子,父母,时候,原因,情况,这种情况,暴力,才能够,强势,情绪,反而会,生活中,事情,学会,小明,方法,注意力,问题,在平常,影响,不正确,正确地,让孩子,这件事情,这种情况下,有恃无恐,了真,占有欲,才来,在这种情况下

2020-07-31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