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搜故事 > 综合 > 正文

用故事说医案(6):治湿热得守方之效 论病情集各家所长

时间:2024-04-04 07:59:20

相关推荐

用故事说医案(6):治湿热得守方之效 论病情集各家所长

医案是医学领域中的经典案例,通过故事形式展现医生在治疗疾病中的智慧和技巧。在第六篇故事中,通过论述病情集各家所长和治湿热得守方的效果,展现了医生在面对复杂病情时的应对策略。通过深入分析病情特点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医生最终成功地治愈了患者身上的湿热病邪,实现了治疗的目标。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医生的医术水平和智慧,还传达了对患者健康的关切和责任心。通过这个案例,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医学知识,还可以感受到医生的职业精神和医者仁心。

今天这次会诊事先印发了病史摘要,参加会诊的医生大多有所准备,有的写了发言提纲,有的随身带了中医书,气氛有些严肃,使小张不敢随便说话,端端正正的坐着,准备记录。

首先发言的是肿瘤科吴医生,他认为目前虽不能确诊为何杰金氏病,但一也不能排除。患者长期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中医辨证阴阳虚实都不典型,他感到凡是这也不象,那也不象的病证,要注意恶性肿瘤。他建议选用既能清热解毒、化痰软坚,又有抗癌作用的中草药,如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白英、草河车、半枝莲、紫草、瓜姜、半夏、南星、泽泻、石打穿… … 等等。吴医生多年从事肿瘤的中医治疗工作,对抗癌中草药如数家珍。

第二个发言的是外科陈医生,他认为,患者虽有淋巴结肿大,但形小而活动,并无压痛,看来不属于外科疾病,还是请内科大夫多费心了。可是内科医生却慢条斯理的迟迟不发言,会议出现了暂时的沉默。

小张究竟年轻,肚子里藏不住话,冲口而出:“就用陈小凤那个方行不行?两个病人都是长期发热,都是淋巴结肿大,都是反应性网状细胞增多症。… … ”

钟老示意小张不要再说下去,但小张的话己经起了触发作用。内科李医生接着小张的话头说下去:“但是,从中医辨证来看,两个病人却有许多不同之处,陈小凤始终有恶寒,华明不恶寒;陈小凤虽发热而胃纳尚可,华明热虽不高而纳呆、脘痞;陈小凤舌淡,小便无异常,华明舌红,尿黄赤。这些表现从现代医学来看,不能作为哪种疾病的诊断依据,但从中医辨外感内伤来看,却很有意义。”说到这里李医生匆匆翻开《内外伤辨惑论》诵读起来:“外伤寒邪,发热恶寒,寒热并作。… … 阴火上冲,作蒸蒸而躁,… … 劳役得病,食少小便赤黄,…… 口失谷味,腹中不和,… … ”接着李医生说:“我认为陈小凤是外感,属伤寒,所以用桂枝附子汤有效;华明是内伤,应该用东垣先生的方法治疗。按照《脾胃胜衰论》,此病是脾胃不足,阴火上冲,心与小肠来乘脾胃,可以白术为君,人参、黄芪为臣,甘草、芍药为佐,黄连为使,酌加升麻、柴胡升发以鼓舞阳气,茯苓、泽泻利水以降阴火。诸君以为然否?”

李医生话音刚落,朱医生接着发言,旁边还有人交头接耳,低声细语,气氛开始活跃起来。“我同意李老先生外感、内伤之辨。然而,此证虽属内伤,但不是脾胃不足,阴火上冲。李老先生忽略了舌苔、脉搏。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曾经指出:“饮食不节,寒温所失,则右关胃脉损弱,甚则隐而不见”,而本证脉见滑数,与脾胃不足之证不符。东垣虽未明言舌象,本证舌红、苔黄、掯腻,与脾胃不足之证不符。从舌、脉来看,本证非但不是脾胃不足了而是脾胃有湿热。本证舌红、苔腻、脘痞、纳呆,是脾胃湿火之胜,本证咽红、咽痛是心火内燔,本证头痛是肝火内动,总之,不是虚热,而是郁火。不宜用参芪补气,因为气有余便是火。而宜用《丹溪心法》火郁汤(升麻、葛根、柴胡、白芍、防风、甘草)酌加苍术、黄柏。一得之见,难免阙漏,提出来,求教于诸君。”

“我同意湿热的辨证,此人确有脾胃湿热。”陆医生接着发言。他性情比较固执,在东方医院是著名的温病派,今天竟然同意内伤学派的论断,大家感到有些意外,都把眼光注视着他。只见他拿起薛生白的《湿热病篇》,从容不迫地说:“可是,我认为这种湿热主要不是内伤,而是外感,属于温病范围。第一,病人过去四个多月中就有反复外感的病史;第二,病人的舌、脉与内伤证不符,朱医生已加分析;第三,病人的主证符合湿热病提纲。”他熟练地背诵了湿热病篇第一条:“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接着说:“病人目前的舌苔不白而黄腻,是病程已久,湿已逐渐热化。因而但热不寒,汗出热不解,但是热处湿中,所以发热不高。湿热之证,脉无定体,本证见滑数脉与湿渐化热有关。外感湿热病是外湿郁而成热,内伤郁证是气机郁滞、酿湿化热,两者虽然都有郁,但机理不同,治法有别。内伤郁证可用柴、葛、升、防升散,外感湿热,必须清化淡渗,除非早期尚未化热,否则不宜辛散。”陆医生结合证因脉治,对比分析,头头是道。钟老频频点头,小张凝神屏息地做好记录。

“可是,湿热外感与脾胃内伤并非风马牛,亦有相关之处,两者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薛生白曾说:‘大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但内伤与外感毕竟不能相混,还是薛生白说得好:‘劳倦内伤为不足,湿饮停聚为有余,所以内伤外感孰多孰少,孰实熟虚,又在临证时权衡矣。’本证是不是外感湿热?应该首先明确,辨证明则治法定。”陆医生暗暗自忖,钟老善用经方,对外感湿热的辨证未必同意,因此,没有出方。他的最后几句话是对着钟老讲的,意思是要钟老来作出决断。

小张一边认真记录,一边深入思考。开始感到每一位医师的发言都有道理,好象问题已经解决;可是再听下去,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是抬起头来带着期待的眼光望着钟老。

…………………

钟老今天还没有说过话,可脸上表情很复杂,有时频频点头,有时默默沉思,有时喜形于色。现在众“望”所归,他不得不说话了。

“今天的讨论对我帮助很大,是一次百家争鸣会,东垣派、丹溪派、温病派、汇通派都发了言,不但各抒己见,并且互相尊重、取长补短。我自己对这个病,也没有成熟的看法,从各位的发言中却得到不少启发。我基本同意陆老的看法。可是,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现在是初春,本证得病时正当深秋,何来湿热之邪外感?”这个问题提得很突兀,小张睁大了眼睛,凝视钟老。不少人为之愕然。只有陆医生始而略感惊异,继而点头微笑,似有所悟。

“本证可能是伏气,患者脾胃素虚,湿热内伏中焦,因外感引动,而致发病。湿热已属淹缠,伏气更难速化,今后如抽丝剥茧,颇费调理。目前表现为湿热交阻,理当清化,至于具体治疗,可以在三仁、甘露之中消息用药。这个治疗原则是陆老提出的,请陆老处方吧!”钟老侃侃而谈,阐明了本证的起因,估计了本证的预后。

指出了目前的治法,大家无不感到钦佩。

“我对本病的认识还不够全面,钟老的分析,统一了内伤外感之争,极为中肯。还是请钟老处方。”陆医生再三推让,最后还是由钟老处方:

清水豆卷30 克川朴10 克黄芩15 克白蔻仁3 克生米仁15 克杏仁10 克白通草4.5 克淡竹叶10 克碧玉散(包)18 克甘露消毒丹(包)30 克7 剂。

一周后复诊,许多医生都满怀希望地来看病人。可是低热未退,诸症依然,只是掯腻的舌苔略见化薄而已。众皆索然,小张尤为失望,学着

老医生的口气感慨地说:“清化不应,宜用何方?” 钟老却自信地说:“伏湿蕴热岂能速愈?腻苔渐化,表示前方有效。”决定守方再服7 剂。

三诊时病人遍身漐漐汗出,体温基本正常,诸症均见轻减。中药再守原方,西药将激素由隔天服60mg ,减为隔天服20mg 。不料,激素减量后感冒又起,鼻塞咽痛,微微恶风。可是体温不高(37.3 ℃ 以下),舌苔继续化薄,便溏好转,淋巴结缩小。钟老认为伏湿蕴热已经得到控制,虽有外感,引动伏邪之象不明显,确属佳象。原方加桑叶10 克、连翘12 克,碧玉散改为鸡苏散,7 剂。

钟老坚持守方,三仁汤合甘露消毒丹共服35 剂,前后两次感冒均未发热,体温完全正常,下午略有热感。大便由溏转干,小便正常,有轻微口渴,唇红而干,舌苔左半已化,右半略有腻苔,仍有咽痛,时有自汗盗汗。钟老认为湿热将尽,并略见气虚,但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不可遗投湿补。前方酌减燥药,复入甘寒。处方如下:

北沙参12 克淮小麦30 克干芦根18 克杏仁10 克米仁15 克蔻仁3 克黄芩10 克益元散(包)12 克姜半夏10 克白通草3 克射干4 . 5 克连翘10 克豆卷10 克甘露消毒丹(包)15 克

用甘寒理气阴、苦辛淡渗化湿热,诸症渐减。四周之后感冒又起,除鼻塞、咽痛之外,湿邪又加重,舌胖润、苔根腻微黄,但没有发热。乃去甘寒养阴,加苦温燥湿。以后中药一直以清热化湿为原则,在苦温燥湿与甘寒养阴之间进退调理,激素逐步递减,中间几经反复。四个月之后,华明同志来门诊,告诉钟老,他已经能全天工作,激素已经停用,各项化验(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转化率及免疫球蛋白测定)均在正常范围。今天来门诊,一是征求钟老意见,是否可以停药。二是介绍一个病人请钟老诊治。钟老回头一看,担架上躺着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工人,面色红润,没有明显病容,并且微笑着,挥手向钟老示意。究竟是什么疾病,钟老如何进行诊治,且听下回分解。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用故事说医案(6):治湿热得守方之效 论病情集各家所长”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So一二早2024-04-10 06:16So一二早[北京市网友]203.171.3.206
    @ˇ空城只有旧梦在ヽ°论病情集各家长让我们对医学知识有了更全面了解十分感谢分享!
    顶0踩0
  2. ˇ空城只有旧梦在ヽ°2024-04-07 07:08ˇ空城只有旧梦在ヽ°[火星网友]49.128.0.196
    这篇医案真是精彩让人深入了解了治疗湿热有效方法受益匪浅!
    顶0踩0
相关阅读
古代中医名家医案10

古代中医名家医案10

王孟英,患者,方子,医生,中医,时候,领导,吴鞠通,结果,身体,药物,霍乱,人体,例案,温病,王孟,于是就,疟疾,病情,症状,吴鞠,感觉,母亲,朋友,问题,英来,同志,效果,湿气,医案

2020-07-17

古代名医故事性医案 中医临床经验版

古代名医故事性医案 中医临床经验版

病人,程钟龄,孙思邈,孙一奎,钱乙,叶天士,医生,小儿,张仲景,张景岳,蜂蜜,铁钉,李东垣,处方,瓷瓶,黄土,医案,人参,医家,农民,名医,尿道,父母,病情,皇帝,磁石,药物,茶几,宋神宗,太子

2020-07-17

古代名医故事性医案 中医临床经验版

古代名医故事性医案 中医临床经验版

病人,程钟龄,孙思邈,孙一奎,钱乙,叶天士,医生,小儿,张仲景,张景岳,蜂蜜,铁钉,李东垣,处方,瓷瓶,黄土,医案,人参,医家,农民,名医,尿道,父母,病情,皇帝,磁石,药物,茶几,宋神宗,太子

2010-02-21

古今医案研读:子宫手术后 心情紧张 吃不下饭 肠子积满气

古今医案研读:子宫手术后 心情紧张 吃不下饭 肠子积满气

医案,子宫癌,柴胡,桃仁,疏肝理气,甘草,莪术,甘麦大枣,医生,四逆散,大肠,山药,扁豆,病情,泽泻,疏肝解郁,白芍,白术,结肠,肠道,茯苓,健脾化湿,沈某,治宜,罗大伦,解郁,下邵,方中,名家,人生

201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