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七上第2讲.寓言两则 古诗三首 郑人买履的故事

时间:2020-08-03

请发两首寓言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77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6 分钟。

第二讲 寓言两则古诗三首 指南针 1. 复习文言文《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2. 复习古诗三首并检查默写。 3. 抽查生字词。 4. 了解简单的课外文言文 基础拾贝 知识点一 寓言: 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有“寄托”的意思,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 特点: 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凝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鹬蚌相争》、《东郭先生和狼》等都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寓言名篇。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角”更多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或现象。 4.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 作品: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蕴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鈇》、《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汉魏以后, 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 知识点二 童话和寓言的异同:

一、相同点 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创造的、幻想的,都可以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充当故事的角色,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也都富有教育意义。 二、不同点 1.篇幅大小 童话情节比寓言更丰富、更多变化,更生动有趣,结构也更复杂,所以它的篇幅较长,长篇可达数万字,短小者一般也一二千言;而寓言的篇幅一般较为短小,结构单纯,语言朴素,幻想的程度也较轻。 2.写作对象 童话的结构比较曲折,能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幻想也比寓言更为丰富、奇特。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它描写的内容,表现的生活,都照顾到儿童的知识范围和心理特点,所运用的语言也易为儿童接受。而寓言虽然也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但它并不是儿童文学专有的样式。童话的对象是儿童,寓言的对象就不限于儿童,不少是为成人借鉴的。 3.表现重点 寓言着力表现内含的讽喻和教训,重在思想,有的寓言在开头或结尾就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告诫的意思。而童话则重在刻画形象,教训意味不那么强,教育意义往往寓于整个故事之中,不直接点出来。科学童话则重在知识的传播。 4.情节结构 寓言的故事比较简单,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要求塑造性格鲜明的拟人化形象。童话在故事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则有较高的要求。 5.幻想法则 童话的幻想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与现实的结合也必须和谐、自然,使事物按照自然的规律发展。而寓言则不那么严格,如《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垂涎于葡萄,改变了原来食肉的习性。这个寓言赋予了狐狸以“人”性,却违犯了狐狸的“物”性,这在童话中是不可以的。 成语故事和寓言的区别: 成语故事很大部分是历史典故,是发生过的事情,然后人们用一个成语将这些事情总结、浓缩为一个简短的句子或短语,以方便地表达整个故事和故事要讲述的内容,在功能上不一定要有积极的寓意。比如“百步穿杨”、“沉鱼落雁”这些,只是具备一种描述、形容的作用,并不需要给人启发。 寓言故事是根据事实或者编造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发。并且大部分寓言,是为了讲述一个道理而编造的,并没有真实的根据。 在收编成语故事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也会把寓言收编进去,并且历史本身就带有很多值得人们思考的道理,因此,很多成语都能带给人一些道理。

说白了,成语固有合适寓言故事的分类主要是在讲述故事的目的上有不同,成语故事的目的是补充成语没有完全表达的内容,使成语更容易理解,寓言故事的目的就是讲述道理,两者不矛盾,只是分类不同。很多成语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但不能因此就说成语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比如一个班,有人喜欢音乐,有人喜欢运动,有人即喜欢音乐又喜欢运动,那么喜欢音乐的人就是成语故事,喜欢运动的人就是寓言。 寓言故事的特点是形象生动,人物活灵活现,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成语故事必须以一个成语作为题目,以它为中心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与寓言故事有相似处.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精华.成语的语用特点主要是:言简意赅、内涵丰富、音韵和谐、寓意深远。 知识点三 如何写寓言: 1.通过理解寓言含义、熟读寓言作品来做好写作准备。 什么是寓言?《现代汉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寓言”的: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其实我们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成语故事,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拔苗助长》、《亡羊补牢》等,这些喜闻乐见的成语故事很简短,含着的道理却很深刻,这就是寓言。 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高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示。 2.怎样才能写好一则寓言。 首先要有一个通俗简单的故事。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开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说理。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说理的最终目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围类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的成功之处在于故事的可读性很强,无论你的文化水准高低都能在简练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我国的寓言名篇《自相矛盾》也是如此。汉语中的矛盾一词就直接由这则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由此可以看出寓言的故事魅力是何等重要。 没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道理就没有一个安身的地方。同学们可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活动起来,让他们来到你的故事中,演讲出一个富含某种哲理的故事。但是所有的事物都要符合大自然的规律,不能有悖常理。故事既要短小又要趣味盎然、新鲜活泼,才能吸引人,让读者在笑声中有所获益。 其次,一个简单明白的道理是寓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蕴含一个怎样的道理,既要联系到作者的主旨,也要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决定。

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创作的灵魂,就好似人类必须要有思维一样重要。在寓言创作中寓意是一根看不见的线,大多数时候,这根线并不会直接在文字中体现。但是,好的寓言的寓意,会随着读者的阅读进程而逐渐明晰。这是寓言独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如古代作品《东施效颦》就很有代表性,他的寓意并未直接体现在文字中,但是读过的读者大都体会到东施效颦、欲盖弥彰的效果。而我们小朋友写寓言可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讲一些浅显的生活道理。例如:教育大家要尊老爱小、热爱劳动、不讲谎话等道理,也可以通过寓言给大家讲一些生活常识,教会大家遵守交通法则,正确使用水、电等。 《列 子》: 列 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列 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其中不乏有教益的作品 阅读讲堂 篇目一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重点字词: 履:鞋。 度:量长短。 坐:同“座”,座位。 之:到……去。 操:拿,携带。 度:的尺码。 反:同“返”,返回。 及:到,等到。 遂:终于。 宁:宁可。 无:不。 全文译文: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的人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文章寓意: 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重点字词: 涉:搭船渡过。 自:从。 遽:立即,匆忙。 契:雕刻。 其:指示代词,那,那个。 是:指示代词,这儿。 之:结构助词,不译。 若此:像这样。 惑:迷惑,糊涂。 求:找。 不亦……乎:固定句式,表反问语气。可译为“不是很……吗”。 全文翻译: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他的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急忙在船边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前进了,但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文章寓意: 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 篇目二 《 次北固山下 》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作者简介: 王湾(公元693年~751年),字号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712年~713年(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717年(开元五年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721年(开元九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约在729年(开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其后行迹不详。 王湾“词翰早著”,现存诗10首,其诗《全唐诗》有收录,事迹见《唐才子传》。 注释译文: 注释 1.次:路途中停宿。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2.风正:指顺风。

3.海日:太阳从海上升起。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旧年:过去的一年。指旧年未尽,春之气息已到,点明节候已到初春。 4.客路:旅途。 5.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6.前:向前航行。 7.平:涨平,潮水涨得与岸齐平。 8.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9.风正:风顺而和。 10.悬:挂。 11.残夜: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12.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到 13.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稍一封家信到洛阳 译文 : 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 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家信已传达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主题归纳: 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诗歌注解: 周郎:三国时东吴的大将周瑜。 铜雀:即铜雀台,故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 二乔: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 诗意解释: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

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作品鉴赏: 此诗的开头却只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一只与古代战争有联系的折戟,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机会被人记起,或引起怀念,或勾起深思。正由于发现了这只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这一场决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重大战斗,英雄云集,何等壮伟。“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二句论史抒怀作了铺垫。全诗最精彩的,当然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是议论。“认前朝”,本来可以写对这场战争的回顾,但是他省略了,所以不是缅怀,不是描述,也不是一般的历史评价,而是直接的对历史结局提出自己的评判。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争的一方——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他在一个更高的层次观察、思考着历史,顿使诗歌平添一种更上一层楼的气概。不直言战争之胜败,而说“铜雀春深锁二乔”。用一“锁”字,重台密阁,更加重了藏娇之意。试想英雄如曹操者,于横扫天下胜利之后,拥江东二乔于铜雀台,弦歌艳舞,以享受缠绵之春色,当是何种得意气概。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言河山破碎,生民涂炭之类,而拈出“二乔”入魏以暗喻,同样把东吴领袖人物之风流儒雅的风神传递出来了。但是杜牧之写史论,除了为表现出非凡的见识,还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又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浣溪沙》 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作者简介: (991 1055)北宋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南昌进贤)人。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他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有《珠玉词》。亦工诗善文,现存不多,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 诗歌注释: ①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②去年天气旧亭台: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已秋日伤感》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 气旧池台。”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③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④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诗意:

喝着一杯杯美酒,听着一首首歌词翻新的曲子。 又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 天边西下的夕阳啊,你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 美丽的花儿总要凋落,这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 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生眼熟,就像旧时的相识。 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 牛刀小试 练习一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其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郑人买履》选自 ,作者 , (朝代)人。 2.注音 遂不得履( ) 宁( ) 3.解释字词。 ① 先自度其足 ( ) 吾忘持度 ( ) ②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而忘操之 ( )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答: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答: 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 6.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答: 7、找出文中两个通假字。 (1) 通 (2) 通 答案解析: 1.《韩非子》 韩非 战国 2.①履(lǚ) ②宁(nìng)

3.(1)量 拿 (2)掉 代词指量好的尺码 4.①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关了,(他)终于没买到鞋。 ②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我自己的脚。 5.启发人们要正确认识实际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削足适履 如履薄冰 履险如夷 7. 坐——座 反——返 练习二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1.《刻舟求剑》出自《 》,编者是 。 2.注音。 ①坠( ) ②遽( ) ③契( ) 3.解词。 ①涉( ) ②是( )③遽( ) ④求( ) 4.指出“其”指代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②遽契其舟( ) 5.翻译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答: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答: ③遽契其舟 答: 6.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 7.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如:画蛇添足,请君入瓮,叶公好龙,等等。请你再列举一些! 答: 答案解析: 1.吕氏春秋 吕不韦

2.①坠(zhuì) ②遽(jù) ③契(qì) 3.①渡江 ②这儿 ③急忙 ④寻求 4.①涉江者 ②代“舟” 5.①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 ②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荒唐了吗? 6.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练习三 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寓言,回答文后问题。 甲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度其足( ) 吾忘持度( ) 遂不得履( )( ) 遽契其舟( )( ) 2. 区别下列加点的词不同的意义。 ① 先自度其足 ( ) 吾忘持度 ( ) ② 先自度其足 (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③ 至之市 ( ) 而忘操之 ( ) 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而忘操之 (2)及返 (3)遂不得履 (4)遽契其舟 (5)何不试之以足 (6)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4. 翻译下列各句。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答:

郑人买履的故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七上第2讲.寓言两则 古诗三首 郑人买履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乡愁诗三首

乡愁诗三首

故乡,飘雪,雪花,片片,梅子,薄凉,冰霜,乡愁,乡思,双眸,情深,掌心,满天,泥土,记忆,芬芳,花香,土地上,一抹忧伤,我的梦,纷纷扬扬,满头白发,在我,在脸上

2015-07-23 #长篇故事

深圳凤凰山诗三首:凤凰山 你是天庭的仙女

深圳凤凰山诗三首:凤凰山 你是天庭的仙女

凤凰山,凤凰,风光,上飞,古庙,珠江,文山,半山亭,仙女,天庭,广场,烟霞,沧海,美女,廖芊芊,嘉年,文天祥,换新颜,香云,一湖,凤栖梧,凤岩古庙,凤舞九天,有仙,盈香,石点头,诗三首,云顶,中华文明,人们

2019-10-18 #短篇故事

南国诗人丘文亮先生独特的现代诗三首

南国诗人丘文亮先生独特的现代诗三首

一个中年,丘文,责编,群山,冷风,伤怀,互联网,作者,先生,因果,料峭,惊艳,疼惜,来源,红棉,薄雾,鲜花,多年前,各不同,又开放,能看见,这一个

2010-04-10 #故事会

月光下的胡枝子花 锋芒(诗三首)

月光下的胡枝子花 锋芒(诗三首)

锋芒,邓辉,老树,月光,月光下,冷寒,李光友,胡枝,舒伯,那一夜,子花,夜空,为之动容,四季,原色,作者简介,作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大山,天气,小夜曲,季节,思想,性格,文学,繁星点点,甘露,狂想,科尔沁草原

2020-08-30 #故事大全

王金银(兰州)诗三首:迎春花 它的名字叫中华 四川旅游景点赋

王金银(兰州)诗三首:迎春花 它的名字叫中华 四川旅游景点赋

迎春花,中华,名气,四川,芬芳,名字叫,一花,刘文采,利奇,古香,映彩霞,星罗,李冰,武侯祠,诸葛亮,龙溪,使者,上青,三道堰,小吃坊,日出东方,杜甫草堂,水乡古镇,春讯,人间,人们,三国群英,寒风,儿女,名人

2014-09-14 #长篇故事

古诗三首 作者:田胜 朗诵:程蓉

古诗三首 作者:田胜 朗诵:程蓉

信众,田胜,作者,平水韵,寺庙,佛光普照,你我她,县医院,站桥,鸣人,诗三首,七绝,人群,万事,书法,作者简介,家庭,家乡,子孙,克山县,军人,内容,女人,声音,四方,新韵,微风,散文,情感,心房

2014-05-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六年级语文科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预习案

六年级语文科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预习案

古诗,生字,活动,马诗,下册,字音,课本,读诗,在生,发现了,日期,千军,加鞭,填空题,字表,字旁,大意,录音,小学,弄懂,成语,教材,拼读,诗三首,查字典,注释,电子,识记,课时,语文

2016-11-02 #短篇故事

六年级语文科下册10.《古诗三首.竹石》学习内容

六年级语文科下册10.《古诗三首.竹石》学习内容

古诗,活动,字音,课本,读诗,熟读成诵,日期,下册,大意,录音,弄懂,教材,诗三首,查字典,注释,电子,生字,识记,读音,辅导书,难读,学习内容,前鼻音,大声朗读,后鼻音,有感情,用自己,自主学习,链接

2015-02-09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