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1925·青年必读书——民国名流开具的书单

时间:2020-09-27

名人读书故事二百字

1925·青年必读书——民国名流开具的书单×提示此功能目前只对PC端开放,请用PC访问网站 gitbook.cn返回×微信扫码,发起Chat微信扫描二维码联系客服关闭发布免费内容· 即时创作和发布文章· 读者可免费阅读创作/发布文章发布收费 Chat· 发布话题开启众筹· 为你的文章收费· 可选择与读者在微信群交流发布话题设置密码确定绑定手机号根据相关法规要求,请完善您的信息获取验证码确定提交成功平台会在 48 小时内通知您审核结果关注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得相关结果通知提交审核失败请检查您的网络状态后再试一次重新提交保存成功订阅成功保存失败,请重试提交成功1925·青年必读书——民国名流开具的书单现就职于微软(Microsoft),曾在易安信(EMC)和太阳微系统(Sun Microsystems)任软件工程师。先后参与聊天机器人、大数据分析平台等项目的开发。微信公众号:yuesiyuedu,微信个人号:julia li 2013

本文由笔者根据 “《京报副刊》青年必读书十部,青年爱读书十部资料汇编” 一书整理而成。整理者才疏学浅,且为一时习作,错误必然百出,恳请各位读者斧正。

1925年·京报副刊·两大征求

一九二五年一月四日出版的 《京报副刊》 上,出现了这样的广告:

一九二五年新年本刊之二大征求

Δ青年爱读书十部 Δ青年必读书十部

说明:

一青年爱读书十部是希望全国青年各将平时爱读的书,无论是那一种性质的或那一个方面只要是书便得,写出十部来填写入本报第七版所附卷内,剪寄北京琉璃厂小沙士园京报社副刊部收。如果举不到十部,则十部以内亦可,但希望不要出十部以外。一月二十五日截止,二月一日起在本刊上宣布征求结果。

二青年必读书十部是由本刊备卷投寄海内外名流学者,询问他们究竟今日的青年有那十部书是非读不可的。本刊记者耳目容有未周,热心学术诸君如有开列书单赐下者更所欢迎。二月五日截止,二月十起逐日在本刊上宣布征求结果。

这一为青年提供书目而提出的“两大征求”,由当时刚从晨报投奔京报的办报高手孙伏园一手炮制。也是《京报副刊》为创刊打出的第一炮。

孙伏园(1894年-1966年1月2日),浙江绍兴人,原名福源,笔名伏庐、伯生、松年等。民国早期著名学者、作家、散文家、副刊编辑,在学上有民国“副刊大王”之称。

一炮而红的“征求”

这一炮还真打响了。

所谓“青年爱读书”不过是普通青年的投票选举,实为两大征求的前驱和探路石。

真正的重点是对国内学界领军和社会名流约稿的“青年必读书”。这一征求共收到各类名流学者七十八份答卷。

这样的事,当初或许做秀的成分颇多,但从今天看去也不得不说,是迄今为止最广泛的一次由重量级人物集体为中国青年人开书目的活动。

此事固然已经过去了近百年,对今日没读过什么书又颇想找些书来读的人——倒也未必是青年人——却依然具有参考价值。

报刊编者用统计方法将“青年爱读书”获选书目做了一个排序。

而这些“青年必读书”的所有答卷,全数在京报副刊做了原文刊登,还随附了一些孙伏园先生与这些学者交流的信件。

这样做,一则是一个简单统计不足以涵盖这样大的一题目;再则,众人想看的也必定是诸多名人的意见原文而非二次加工。感谢孙先生,如此一来为了今人留下了大量原始资料。

可是。对于初窥者而言,一大摞文章看起来还是太辛苦了,远不如简单的表格看着舒服。因此,虽然明知道自己能力有限,还是做了这个分类统计,就算是对别人没用,也是给自己点提示吧。

名流竞相开书目

首先看这七十八份答卷的提供者,包括:胡适、周作人、鲁迅、梁启超、顾颉刚、马寅初、林语堂等大师级人物,时至今天还堪称如雷贯耳。

以及徐志摩、黎锦晖、汪精卫等虽然并非在学术上有巨大成就,却因为在文学、艺术、政治上的影响力而同样在今日知名的人物。

当然,大多数名字在今天看来已经显得陌生了,不过也大都是当时驰名的学者和代表人物(例如太虚和尚)。

这些答卷人中有三位交了白卷,即没有给出任何一个书目,他们是:江绍原、鲁迅、俞平伯。

鲁迅先生没列出古今中外任何一本书的名字,倒是给了当时的中国青年一个忠告:“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如此说法当时便引起了一场笔仗。

矫情的托词

其他人或多或少都给出了一些书名,大部分中规中矩选了十部。

搞笑的是徐志摩,先是洋洋洒洒几千字说什么“青年必读书”这一提法是不存在的,没有什么书是别人可以给指定给青年去必读的云云(用时髦点说法表述应该是:所谓青年必读书是个伪命题)。

可是之后偏偏又列出了整整十部书名。真是矫情的可以。

男性的意见

纵观七十八名答卷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居然只有一位女性——秦黄胤女士。

google,都搜了“秦黄胤”,也没发现该女士什么事迹,所有相关条目仅只“青年必读书”的投稿人而已。估计此女得以上榜和当年钱玄同匿名投“青年爱读书”引发的一场笔墨公案有关。

文科的意见

纵观所有“必读书”书目,文理亦是严重失调。七十八位投稿人,只有两位提到了理科书籍。

而且给出的不是具体的某一种或几种书,仅笼统的说:关于数学的书,如近世几何,微积分,大代数;地质学;土壤学;气象学;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以上刘作人提,不是周作人);和几何学(徐旭生提),估计也就是指这些学科领域的概论式读本而已。

其他,所有书目内容则全部划归“文科”范畴了。

唯一的自荐

另外,这些答卷人既然颇多名流学者,大多有著作流传,那么有没有提名自己写作的书呢?

还真有一位,且也仅此一位——张竞生,提名自己著的《美的人生观》。

勉力整理不完整的书目

七十五位提名人提名的书籍五花八门,要从一个普通求知者的身份给这些书分类还真难。

当年那些先生女士们大多图省事,一本书一般就写个书名,连著者都没有。

很多书原本是一本,但是可能由若干的说法。比如,大学、中庸两篇原本是小戴礼中的节选,却有人提名“小戴礼”,有人提名“学庸”,还有人提名“大学中庸”。

尤其是那些外文翻译的书籍,同体异名的现象非常严重,而且有些翻译名在今天看来相差太远了(例如歌德翻译成贵推,浮士德翻译成发斯特),所以统计起来非常令人头大。

分类更是困难,本来那些类就是自己杜撰的,再加上很多书写的什么东西totally no idea,只好摸着石头过河,在网上搜索,看看大致内容再归类,其中有些书都已经搜不到了,只好连蒙带猜。其间错误,拜求读者不吝指出。

为什么要读书

人,从一个小婴儿长大成人,成长的过程是一个获得的过程。智力、体力在自然发育中自然提高,知识、技能在常规学校教育中习得,成长中的人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强大。

从20出头到30岁,踏入社会开始工作。在谋生的过程中,在与人交流合作的进程里,一个愣头青只要正常的适应社会就能获得经验、阅历的积累和提高。

30岁以后不会再有自然的成长,却又面临着必然的衰老。精力、体力都处在下降的前夕。换言之,从物理上讲,30岁后,一个人只能越来越衰弱。

如果不在精神上做适当的补充,每个年过30的人都只能够看到自己一天天持续的失去,而没有任何的获得。每一天自己都比前一天更弱小,直到油尽灯枯!

还是得学习啊,尽量去获得更多新的认知和经验。为其如此,每个年过30的水桶才能在桶里的水不停的漏出去的同时在往里补充一点。哪怕不够,也比直接见底好。

固然实践是学习的最好办法,但是资源、条件有限,获取直接经验的机会实在少之又少。剩下的可行的方法,就是读书了。

为认识世界而读书

读书,之前也读了很多年了。可到底读了多少书?

回顾笔者做学生的近20年时光,除了课本,还读了什么?不过是一些小说和少量的诗词,全部可以划归消遣的范畴。曾经拥有丰富的资源(校图书馆),可惜没有善加利用,浪费了大好时光。

后来再兴起读书的念头,是工作以后了。

有了工作,自己能够糊口,慢慢心态平和下来。另一方面也因为面对社会而开始对一些现实的问题感兴趣,想弄清楚这件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以后又能变成什么样子?……

因为自己不清楚,不明白,自然想去请教,抓不住一个活人可以问,那就只好去看书喽。

带着问题去读书,和为了往答题纸上写答案而读书确实不一样。后者恨不得这200页的书变成2页,怎么写这么多废话要我背呀?!前者则是在探求答案,总是想看到下一页是不是就能回答我的问题了?翻着翻着也就看完了。

终于模模糊糊明白了一丢丢,什么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当翻开一本书发现几十几百年前的人早就想到了你今天在想的东西,而且陈述得更精辟更深邃更切中要害的时候,那种混合了畅快和神奇的感觉实在难于言表。

即便仍然是为了消遣读书,和过去也很不一样了。

过去看一本书如果四五百页,哪怕是很有意思的小说也觉得是个负担,现在看小说,已经不嫌其厚只嫌不够。一本厚厚的书一口气读完,既有征服感又有成就感,还为着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的悲欢离合嗟叹 这就是阅读的快感吧。

其实,只是刚刚知道了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而已。因为不知道,所以什么都想知道,可是世界太大了,书籍那么多,以前说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和今天比比,不过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罢了。

书也无涯,生也有涯。在有限的时间里,去读哪些书?

这是个问题,笔者不知道答案,只好去看读过书的人怎么说——去看别人开的书目。

这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开过各种领域各式各样的书目。但适用性最广的,是那些最基础最一般化的书,每本书又应该是有相当分量的。

又因为,不同的人看待相同的问题结论可能迥异,所以在此采用民主的原则,收集很多人的意见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共性,想来比只看一人手笔有帮助的多。

籍此考虑,笔者做了这一份“民国青年必读书目”的整理工作。

至于为什么做民国时期,而不做今天的,那是因为现在没有如此大规模的学者、名流开这种书目啊。

闲言到此,我们来看看当年的书目吧。

中国古代典籍

这一部分应该是对今天的读者最具参考性的一部分了,因为当时人印象中的中国古代也就是现在人认为的中国古代。所指标的相同,都是回头看自己的前身。

需要说明一下,这些专家学者社会名流有时候大概觉得中国的好书太多了,10本不够看的,所以就钻空子,把一些总集类的著作每种当作一本书来推荐,如下第一个表格。

其余部分按经史子集分类类是本人分的,一定错误百出,请达人指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毋舛2023-02-08 20:39毋舛[青海省网友]182.160.77.212
    看到这张必读书书单,我觉得自己真的是可以通过读书来更好地认识这个时代了。
    顶0踩0
  2. 一别经年2022-08-20 00:14一别经年[辽宁省网友]117.50.178.83
    @心之何如 如果你是一个文学爱好者,那么这张“必读书”书单一定会让你欣喜若狂。
    顶6踩0
  3. 心之何如2022-02-28 03:49心之何如[台湾省网友]118.242.144.227
    我觉得这张书单很有参考价值,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1925年的知识分子阶层,以及他们重视的文化和思想。
    顶4踩0
  4. --董2021-09-08 07:25--董[安徽省网友]203.16.240.234
    这个时代的书籍真的是不可替代的,看看那些民国名流推荐的必读书,想必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顶27踩0
  5. 品阅人生2021-03-19 11:00品阅人生[重庆市网友]103.243.253.100
    太棒了,终于找到一份真正的“必读书”书单了!
    顶5踩0
相关阅读
1925·青年必读书——民国名流开具的书单

1925·青年必读书——民国名流开具的书单

青年,书目,必读书,名流,学者,爱读书,民国,答卷,读者,问题,京报副刊,大征,笔者,结果,孙伏园,一本书,书单,内容,书名,书籍,人物,微信,意见,文章,答案,过程,分类,周作人,徐志摩,鲁迅

2016-12-20 #故事大全

关于书单的问题 一言难尽 我说十个

关于书单的问题 一言难尽 我说十个

名著,书单,问题,老师,孩子,年龄,大夫,这个问题,事儿,必读书,做一些,我家,一本通,私人定制,语文老师,个人,东西,作品,区别,点儿,年级,才能,方面,读的书,评书,高年级,做练习,高营,中学生,作用

2018-10-13 #经典故事

开智青年故事会书单

开智青年故事会书单

好东西,还可以,工具,豆瓣,你自己

2020-07-06 #小故事

开智青年故事会书单

开智青年故事会书单

青年人,故事,故事会,元人,人生,青年,跨界,大开,曾言,中国,创始人,创作者,博士,思维,大号,头脑,投资人,活力,朝气,气质,豆瓣,知识,多元化,对谈,对话,世界上,上百,对话空间,微信群,成一种

2020-07-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青年书单:十本书读懂“五四”

青年书单:十本书读懂“五四”

作者,中国,版本,五四运动,思想,知识分子,研究,历史,李泽厚,邓晓芒,作品,读者,青年,刘再复,张鸣,林贤治,李欧梵,汪晖,舒衡哲,陈平原,鲁迅,周策纵,专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事件,传统,军阀,副标题,学术,学者

2009-04-03 #小故事

小学四年级必看10本课外书 不可不读的书单推荐

小学四年级必看10本课外书 不可不读的书单推荐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太阳,家长,小王子,故事,雷伊,先生,初中,技校,星球,毕业证,结构,植物细胞,儿童,地球,地带,寓言,寒带,实效性,必读书,日出日落,方位,父母,电学,知识点,老师,行业,规律,计划

2014-04-18 #经典故事

做个文艺小青年 一 书籍 《遇见每一个有故事的你》 书单

做个文艺小青年 一 书籍 《遇见每一个有故事的你》 书单

书单,布里安娜,希瑟,王小波,小北,先生,文字,的卡,李银河,这本书,内心,城市,回复,视频,故事,手机壳,智慧,独行,生命,笔记,评论,生活,很喜欢,没有人像你,爱你就像爱生命,图中,安娜,小红,平凹,布莉

2020-06-20 #长篇故事

读书必读的五本书 你看了吗?

读书必读的五本书 你看了吗?

历史,这本书,个人,套书,科幻小说,生活,书单,世界,主角,主人公,人物,人性,内心,地方,女权,孩子,小人物,岁月,性子,时候,芦苇,发展,作为一个,兜兜转转,就是我,往哪里,我也在,推荐给,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看到了

2011-11-19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