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世界的真相:故事远比你想象的真实

时间:2020-08-24

世界上有哪种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22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5 分钟。

本文,将追随着——尤瓦尔·赫拉利“简史三部曲”所透露的洞见与见解,深入探索并揭秘——关于人类世界底层运作的真相,即:故事远比你想象的真实。

简史三部曲——是指《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

相信本文的观点和视角,将会让你从全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并重新审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意义”。

而本文结论,既可以看成是——世界的真相,也可以看成是——有关故事的故事。

主题目录如下:

有一种力量

智人的神力

我们与故事

真相与故事

现实与故事

故事的意义

结语

有一种力量

所谓——信则有、诚则灵:就是说相信就有了动机,诚心相信就有了动力,接着就能有行动,最后就会有结果(即灵)。

当然「灵」的结果,有好、有坏、有利益相关,但就是源于“信则有、诚则灵”的力量——可以让人真诚的相信一件事情,并每日勤奋践行这种相信,然后推动周围的人也相信这件事情 ,接着如果这“相信的力量”足够强大,还会感染其他人心怀信仰的加入这件事情,并最后激励所有人一起努力去完成这件事情。

然而,在现实中,不要说——说服别人相信、加入、行动与完成了,就连说服自己相信,并能够每日勤奋践行,都有着不小的难度。

不过,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就会发现,说服一个人需要的是强大的——逻辑,但想要说服一群人,需要的却不是逻辑,而是感性的——故事。

显然,如果一大群人(如粉丝、教徒、选民)都被同一个故事——给感动共鸣了,那么就算其观点或理念没有任何逻辑性,少数人也无力反抗,或仅仅说“不”。

因为,在群体所深信的故事面前(如传统观念、宗教信仰、种族主义)——要么沉默服从,要么反抗去死的必然规律,早已被历史上数不尽的“例如”,给一次次严肃证明了。

是的,这个“信则有、诚则灵”的力量,就是通过故事——来传递、放大、结网,并成为一种统治性力量的。

智人的神力

我们的祖先——智人,是依靠什么强大力量,才能够从自然界中脱颖而出——躲避了捕食者,击败了竞争对手(其它智人),战胜了恶劣环境,并从非洲徒步漫游,一路疯狂血洗各种猎物,最终制霸全球、主宰一切、傲视苍生、化身为神的?

是直立行走、使用工具、纵火烹饪,还是四季繁衍、身强力壮、情智双高?

人类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给出了这样一个观点:

“事实上,智人之所以能够征服地球,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创造并传播虚构故事的独特能力。人类是唯一能与众多陌生个体合作的哺乳动物,原因就在于只有人类能够创造虚构故事,并且把这些故事流传出去,让几百万人相信,只要每个人都相信同样的故事、遵守同样的法律,就能有效地彼此合作。”

对此,我们可以试想:将现代人置于孤岛上的原始丛林之中,并且只能使用智人所能使用的工具,那么凭借文明赋予的智慧与知识,现代人能够比智人及其它动物,更好的生存下去吗?

如果粗略的来看,这会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只有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在孤岛上,可以参考电影《荒岛余生》,但结果大概率是要不了多久,就会在各种痛苦和绝望中遇难(不考虑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贝爷”)。

第二种,有一大群人在孤岛上(缺少先进工具),可以参考美剧《迷失》,但结果是征服自然,还是群体团灭,这取决于人们各自技能的——种类与搭配,以及团队合作的——默契与融洽。

可见,一个现代人的丛林生存能力,是无比渺小的——远不如我们的祖先智人,以及很多动物,甚至可能还不如我们的宠物;而一群现代人的丛林生存能力,则取决于他们的——合作。

对于合作与智能,谁才是力量的直接来源,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情况:

一个拥有超强大脑算力的聪明人,显然无法战胜一只剑齿虎,但我们的祖先智人——在仅有粗糙的工具与简单的头脑的情况下,却可以凭借合作,灭绝了剑齿虎整个种族。

或许有人会说,一个人拥有了先进的武器,就可以战胜任何大型野兽,而先进武器就是人类智能的创造。

的确如此,但不要忘了,任何一个先进武器——都是人类群体合作的产物,没有合作(包括设计与制造)就没有先进武器——就像一个人可以开车,却自己造不出车一样——所以先进武器,依然代表了合作的力量。

而在今天,人类几乎所有的创造,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无论是理论还是产品,都需要合作,甚至就连活着也是合作的结果。

是的,人类文明的强大,其力量就源于——建立在专业与分工基础之上的合作。而我们也能够明显并深刻地体会到,人类的合作——可以所向披靡、逆天改命,人类的内斗——可以两败俱伤、毁灭世界。

那么,合作——其实就是我们的祖先智人,通过语言与智能的演化获得,再遗传给我们的能力。

但事实上,并非只有人类才进化出了合作,像很多群居哺乳动物(包括一些昆虫),也都进化出了合作,如:狮子、狼、蚂蚁、蜜蜂等等;甚至动物之间还有跨物种的合作,如:乌鸦引导狼捕猎然后吃狼的剩食、獾和土狼一起配合围堵猎物、斑点蛙保护毒蛛卵换得毒蛛的同居保护,等等。

只不过相比起来,人类的合作,发展出了极其复杂的——高效、庞大、细致与统一,令其它生物难以匹敌到望而生畏。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语言带来了——叙事,智能带来了——想象,而叙事与想象的结合,就是——故事。

正如赫拉利的洞见所述:人类之所以能够控制世界,是因为合作的能力高于任何其它动物,而之所以有那么强的合作能力——是因为他们能够相信虚构的故事。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强权、威胁、诱骗、洗脑等方法,也可以实现合作,但只有故事串联起的合作——才是最长久、稳定、高效、及强大的合作。

那么或许,智人在篝火前,第一次尝试编织故事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奥秘,即:故事可以让人们相信、让人们团结、让人们达成共识、让人们产生坚定不移地信仰,进而让人们自愿一致地行动,最终完成“信则有、诚则灵”的神谕。

接下来,不可思议的是,由于故事可以带来种种生存优势,而被“天择”,所以它开始通过人类语言,同人类智能一起演化——成为了可以在人脑之间传播的无形力量,即模因(meme)。

最后,随着不断演化,故事能够调动和集中——人类空前的劳动力、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合作、协作与效率,从而让人类创造出了今天的文明——各种虚幻故事的现实映射。

例如,耶稣——他活在圣经和人们的脑子里,也就是故事里,却可以在现实世界,统治数十亿信徒,从而改变了人类整体的意识形态,参与编纂了历史进程,以及影响了世界的格局与未来。

例如,人权——其实只存在于人类编造出来,再告诉彼此的故事之中。虽然人类并非真的天生就有生命权或自由权,但正是出于对这个故事的信念,让我们得以约束专制政权的力量,保护少数族裔少受伤害,也让数十亿人免于遭受因贫穷和暴力,所造成的最严重影响。

例如,就像一个猴子拿着香蕉,正准备吃,而你告诉它,把香蕉给你,以后它死了就可以去到一个叫“极乐世界”的地方,那里有吃不完的香蕉。猴子会给你香蕉么?换成是人类信徒呢?——这就是人可以创造未来的原因,人可以会因为可能性,即颅内模拟的故事,而付出行动进行尝试,并且对不现实的东西充满好奇与迷思。

那么,不难想象,如果没有故事——串联起弱小的人类,至今人类可能还是在丛林里——各自奔命,额外还要加上担惊受怕、一惊一乍、风餐露宿与饥肠辘辘。

我们与故事

事实上,从古到今、从智人到人类,“故事现实”早已顺着进化链,深入人心、骨髓、基因,甚至是我们的灵魂深处。

就如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所说:

“就算到了2018年,还是有很多人认为两根木棍钉在一起就成了上帝,墙上一张五颜六色的海报就成了革命,而在风中飘扬的一块布就成了国家。你当然不可能看到或听到法国,因为法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当中,但你确实可以看到三色旗,听到《马赛曲》。于是,靠着挥舞国旗,咏唱国歌,国家就从一个抽象的故事变得现实且一触可及。”

那么,如果我们只要带着“故事视角”,就会发现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无处不在——国家是故事,权力是故事,宗教是故事,神谕是故事,意义是故事,荣誉是故事,奖牌是故事,排名是故事,品牌是故事,公司是故事,讲好一个故事——更是做成一番事业的必要条件,无论这个事业是创造产品、提供服务、亦或是制定政策。

甚至就连人类情感,也需要一个故事——比如钻戒,并没有实用价值,带来的是经济压力、仪式、记忆、以及对故事真实感的相信——这个故事就是爱情。

而如果更抽象的来看,我们可以说,本能——就是基因所书写的故事,欲望——就是本能所书写的故事,钞票——就是文明所书写的故事,资本——就是钞票所书写的故事,认知——就是大脑所书写的故事,意识——就是神经网络所书写的故事,爱情——就是荷尔蒙及神经递质所书写的故事,痛苦——就是趋利避害所编写的故事(得不到利是痛苦,避不了害还是痛苦)……等等。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与危言耸听——因为这仿佛是说,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充满逻辑与理性的我们,竟然没有意识到,我们自己正身处在一个个虚幻的故事之中。

那么,在科学主义大行其道的文明社会,虚幻故事真的可以无处不在,并掌控了每个人吗?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有关我们与故事的“真相”。

从环境层面来看

第一,我们从小接受的环境教育,就是要相信故事。

早在我们的心智和情感,都无法独立判断出故事真假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师长、邻居和习俗文化,就在不断重复给我们讲述各种故事。

而待到我们心智和情感成熟之时,我们已经与这些故事相处的太久,并投入了太多的心血(包括精神与物质),所以我们不仅主观不愿去否定这些故事,反而还会想尽办法,去合理化这些故事,并渴望与这些故事,岁月静好地一起长久生活下去。

更甚至说,彻底否定某个故事,令其轰然坍塌,就会导致某人(或千千万万人)的精神崩塌,因为环境植入的故事,在与我们一同成长的过程中,参与构建了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人生信仰,而这就是我们精神世界的底层逻辑。

第二,人类文明所有的机构和体制,都是建立在故事之上的。

显然,在很多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那些质疑(大家所深信)故事的人,都会遭到排挤、孤立、打压,甚至是迫害。所以,仅仅是在颅内模拟去质疑故事的真假,就足以让人感到惶恐与不安。

而如果我们,真的就像“量子遂穿”一般,神奇地“推翻”了某个虚幻的故事,那么与这个故事相关的一切,都将会失去意义,而这则可能意味着——国家法律、社会规范、经济体制的损毁与崩溃。

从进化角度来看

第一,相信故事,是编码在我们基因里的本能,因此,我们特别拙于判断虚构与真相的差异,毕竟我们要无视两者的差异,才能生存,过于计较,就会受苦,而世界上最“不虚幻”的东西就是痛苦,而不是什么所谓的“真相”。

第二,真相往往会与本能冲突,顺从本能,就是相信故事,而对抗本能,就会得到本能给予的“化学惩罚”——如闷闷不乐、抑郁寡欢、痛不欲生——这是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情况下,大概率无法忍受的。

第三,进化偏好产生的本能算法,控制了我们(大部分)潜意识的计算,但在科学视角下,这些偏好——其实是偏差(或说是偏误),而它们与故事密切相关。

例如,人们很容易理解和接受,那些感性、绝对、神奇又显而易见的结论——这往往来自故事,而很难理解和接受,那些理性、相对、枯燥又逻辑抽象的结论——这往往来自真相。

例如,人们能够同时相信好几个相互矛盾的故事——这是本能算法压制智能算法的结果,不然我们的理性逻辑,是不会违反矛盾律的。

例如,人们一方面可以善于扭曲信息,另一方面又容易相信扭曲的信息——这看似矛盾的进化偏好,为故事的编造与传播,奠定了生物学基础。

从个人利益来看

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有过很好的解读:

“如果你因某个故事之名——给自己造成痛苦,你的选择是:「我要么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要么就是个容易受骗的傻瓜。」但如果你是因某个故事之名——给别人造成痛苦,你的选择则是:「我要么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要么就是个残忍无情的坏蛋。」而因为我们,既不想承认自己是傻瓜,也不想承认自己是坏蛋,只好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

就如前文所说,痛苦虽然只是生物体趋利避害的“手段”——是感受系统所编写的化学故事之一,但它却无比的真实,真实到足以让我们把与之相关的所有故事——都认定为“真相”。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所了解到的信息——大部分都是“听说”,这其中必然会有很多的错误,或说是故事,只是这些故事,并不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或是立刻产生影响——因为,只有在“特定”时刻,这些故事中的错误,才能有机会“浮出水面”。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听说”的故事之上——进行推理、决策和选择,以及产生感受、观点和认知的——只不过我们远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那么,与之呼应的是,我们每个人的想法和观点,大部分都必然是主观的,而主观性,就源于这些“听说”的——故事。

于是,再配合上——大部分人觉得正确就是“正确”,大部分人的共识就是事实,大部分人认同就可以执行的民主观念——这就是故事,为大部分人所提供的一种只要相信,就可以获得的“福利”。

甚至有时,为了更多更长远的利益,哪怕故事违背了我们自己的初心、愿景、观念与原则,我们也会不顾一切的为故事——摇旗呐喊。

可见,对于个人利益及生活,真相——其实并不是非常重要,故事——才是与人们密切相关的“现实”,即故事现实。

从文明运作来看

文明的基石是合作,而驱动人们精诚合作的,始终都是——故事,而故事并不需要忠于真相、或服从现实——它只需要“相信”。

换言之,人类文明,既然是建立在故事之上的,那么它自会演化出一套机制,去“容错”故事的非现实性,以让自己可以长久稳定的运行下去。

所以,我们并不是生活在真相之上,而是生活在故事之上。

真相与故事

在进化压力之下,基因首先编写了本能,接着是语言与智能,然后本能编写了欲望、语言与智能编写了故事,而从故事诞生之初,它就始终服务于——欲望,并且在如今,它还会服务于文明与欲望的杂交产物——资本。

所以,在故事中,往往无一例外的充满或夹杂着:捏造信息、自身利益、方便之词(节能)、与资本意志——只是其中真假利害的比例不同,才让人产生了不同比例的感受。

例如,很多观念和智慧,都只是基于长久以来“某些人”所讲述的故事,而“那些人”都是为了自身利益,就像宗教教规、公司文化与社会制度,皆是如此。

例如,网络信息与媒体,更是充满了各种利益相关的“故事”,在这里谁(包括个人、组织、机构、民族、国家)的“故事”更加精彩动人、权威可信,谁就可以操纵人们的心智、赢得人们的站队,最后获得切实的利益。

甚至,在故事视角之下,就连谎言与欺骗——代表的也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故事没有对错,只有期望和意愿。

但有趣的是,故事中的谎言与欺骗,如果让群体获利——就被称为希望,如果让群体受损——就被称成为谣言(或流言)。

于是,为了利益,人们更喜欢向故事中注入希望,接着故事就会如同祭司服下的迷幻蘑菇——充满了神谕的力量,但在利益的反向,同样的故事——却只有谎言与欺骗。

那么,如果抛开虚幻的故事,及其所有的希望、谎言与欺骗,这个世界的真相是什么呢?

事实上,比真相更有趣的是,我们并没有我们认为的那样“在乎”真相——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说道:

“智人从来就不是那么在意真相。很多人认为,如果某个宗教或意识形态扭曲现实,追随者迟早会发现,因为其他更在意事实的对手终将胜出。只不过,恐怕这也只是另一个安慰人的神话。在实际运作上,人类合作的力量取决于真相与虚构之间的微妙平衡。”

那么如果追问,为什么我们实际上并不在乎真相,但却又可以感觉到自己真的很在乎真相呢?

原因就在于,关于我们自身的真相,其实也是一个故事,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指出:

“我们口中的「我」,讲的就是我们脑中的故事,而不是身体持续感觉到的当下体验。我们认同的是自己内心的系统,想从生活的各种疯狂混乱中理出道理,编织出一个看来合理而一致的故事。每个人都有一个复杂的系统,会丢下我们大部分的体验,只精挑细选留下几样,再与我们看过的电影、读过的小说、听过的演讲做过的白日梦全部混合在一起,编织出一个看似一致连贯的故事,告诉我们自己是谁、来自哪里、要去哪里。”

也就是说,我们真实的体验经历,有99%都不会成为我们大脑中的“自我故事”,而我们却全然不知,也并不在乎,并且怡然自得。

所以,或许不是世界充满了故事,而是我们把世界叙述成了故事。

塔勒布在《黑天鹅》中,曾说道:

“我们的记忆,是动态而非静态的,就像一张纸,新的文字,或同一段文字的新版本,被不断记录在这张纸上,记住的是最后一次回忆的事件,并且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每次重新回忆就会——改写一次故事。 ”

而神经心理学教授——乔纳森·福斯特,在《记忆》一书中指出:

“人们在回忆时,并不是再现了已有的记忆,而是运用想象力对记忆进行了重构。人们在回忆时会对自己看到的事情赋予一些意义,这会影响他们对这件事的记忆。对于记忆中的模糊地带,人们在回忆时会把记忆重构一遍。”

甚至,我们都很少注意到,眨眼为什么没有感到一片漆黑?

这是因为视觉皮层,能够在眨眼的瞬间,延长对周围事物的感知,从而产生了视觉的连贯性。事实上,大脑对视觉的反馈,重点不是看见,而是解释并“预示所见”,从而做出有关生存的行动反馈。

所以,我们的感受虽然是连续的,但大脑对环境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却是非连续的——我们的大脑会把模拟预测和现实信息混合起来,建立一个无比真实的连续感,并且在有些数据处理不过来,或无法同时处理时,大脑就会把数据默默丢掉,或用预测信息填补充上。

可以说,大脑一直就是一个“生物虚拟现实设备”——在不停播放着神经现实所编写的故事。

物理学家与人工智能研究者——迈克斯·泰格马克,在《生命3.0》一书中指出:

“人的大脑每秒钟,能够接收1000万比特的信息,那么人能够有意识处理的信息,大概只有10~50个比特,显然绝大部分信息,都被我们自动处理,或者直接忽略掉了。”

那么,对于“自动”填补信息,认知神经科学家——迈克尔·加扎尼加,他通过裂脑人的研究发现:

左脑会把接收到的零碎信息,“有逻辑”地拼凑起来,从而编造出条理清楚的故事,并“告知”人的主观意识,同时,左脑为了让故事,真实可信(对于别人)与自圆其说(对于自己),还会篡改事实、虚构情节、以及强加因果。

上世纪40年代起,科学家对药物治疗无效的癫痫病人,采用切断胼胝体的办法,这么一来,癫痫病发作虽然停止了,但大脑两半球却被分割开来——“老死不相往来”,不仅信息不通,连行动也互不配合,于是形成了所谓的——”裂脑人”。

裂脑人的研究显示,左脑这种模式是固定不变的——大脑中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却依然能保持一致,其原因就在于,左脑中某个模块或网络,一直在源源不断地叙事(讲故事),因此,加扎尼加把左脑叙述系统,命名为——“诠释者”。

所以,我们(包括所有人)大脑里的统一意识,其实都是“诠释者”编写的故事,可以说我们都无意识的被“诠释者”控制着——把故事当作真相,并不由得相信自己脑补的故事。

对此,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说道:

“我们脑中,有个讲故事的人——会解释我是谁、来自哪里、要去往何方,以及现在发生了什么事。一如政府用旗帜、画像和游行,来建立国家神话——我内心的宣传机器,也会用珍贵的记忆、宝贵的创伤,建立起个人神话,但这些记忆与创伤,往往并不等同于真相。”

“如果你非常相信某个故事,或许能反映出许多关于你的心理、你的童年、或是你的大脑结构等有趣的事,但这一切仍然无法证明这个故事是真的。通常,正是因为故事本身并不真实,才更需要有强烈的信仰。”

换言之,想要了解真实的自己,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承认“自我”——是个虚构的故事,而想要了解真实的世界,关键的一步就是要知道“故事”——是无处不在的现实。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看待和定义——真相与相信,即:努力不把真相与相信混为一谈,并清醒的明白,在“大脑内外”,寻找真相比相信故事——从心理(对抗个人本能)到现实(对抗群体利益)——都会难得超乎想象。

现实与故事

既然“我们”是故事,现在就让我们抛开“我们”的视角,转而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

显然,在最底层的基石是第一原理,然后在其上是坚固的自然规律,在自然规律之上演化出了人脑及神经网络,接着人类总结出了科学逻辑(因为充满了错误、漏洞与猜想,这已经没有自然规律那么坚固了),而在扭曲的科学逻辑之上,就是人脑之间传播的故事(充满了希望、谎言、欺骗与虚幻),最后在故事之上才是——人类文明与人类社会。

这可以抽象成,以下三层现实:

自然现实,代表规律。

神经现实,代表认知。

故事现实,代表文明。

即:自然、神经、故事,分别演化出了:规律、认知、文明。

由此可见,文明与社会的根基,其实是由人脑的本能和智能,所构建的感受和故事——这都是神经现实所构造的颅内模拟。

事实上,回顾历史就会发现,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的演变,均是由大多数人所相信的故事,来推动和塑造的。甚至根植于自然规律的科学,也不能例外,“科学主义”就是故事染指科学的产物。

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前文所说的,故事串联起了合作,合作带来了力量,并且仅也有合作的力量,才能够推动和塑造,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变。

而关于世界的真相,就是人类的文化与生活,可能永远也无法离开——故事,这或许就是基因与模因的运行模式——看看虚幻想象的电影、小说、剧集、游戏、及信仰,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就显而易见了。

那么,尽管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所要相信的不同故事,但一旦选择相信了某个故事,结果其实就是,我们生活在了那个故事里,直到我们发现了某个真相,或追求到了某个所谓的真相,这只不过是另一个不同版本的故事而已,甚至就连没有故事,也都是另一个故事,于是到头来,我们的生活与选择,仅仅就是穿梭在一个个虚幻的故事里,然后用零碎的情节与相信,拼接出了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大戏。

因此,我们需要记住,并铭记于心的是:

观点来来去去,故事留驻人心——有故事就有主角和配角,有利益就会有分配,适者是有差别的生存,无论是什么故事,都一定会服务于某些机构、团体或个人的利益和欲望,并且没人可以逃离故事。

但相信什么故事,参与什么故事,支持什么故事,反对什么故事,一切都在于自己的选择,并和自己的利益和生存状态息息相关。

以及最重要的真相:任何一个故事都渗透着人类的本能,甚至是浸透了人类的本能。

故事的意义

不可否认,故事能够迅速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并让问题与答案都更加易于理解,同时故事中的精彩叙事,也会让我们印象深刻并记忆犹新,而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喜爱、好奇与编造各种故事。

事实上,故事能够激活我们大脑,产生一系列“化学奖励”的本能偏好,是从智人开始就同我们一起演化的,直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会在潜意识与下意识的计算中,产生对故事难以自控的精神反馈。

潜意识——是心理上潜在推理判断和预测,代表着你对环境信息的思考和态度。 下意识——是本能预设的对环境信息的行为反馈,代表着你对环境信息的非控制性短暂行为。

就如行为经济学家——史蒂芬·列维特,在《魔鬼经济学3》中,所说:

“故事,发挥的力量超越了显而易见的真相、事件和背景,它使整体远远大于部分之和。故事,能带来深度的共鸣。故事,还能触动人们的自恋情结。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故事人物在一段时间内成长并做着各种抉择,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把自身带入到故事中。是呀,我也会这样做!不不不,我永远也不会做那样的决定!”

那么,故事被大脑接收处理的过程,其实就是在颅内模拟运行的过程,它要遵守大脑神经现实的运作规则,有些情景呼之欲出,其反映了故事信息在大脑结构中的特定运动,所以会激发各种特定的情绪体验,而当故事在大脑中,激发了强电化学反应时——这个故事就会震撼你,同样也会震撼,千千万万与你拥有相似神经网络结构的人。

对此,沙恩·斯诺在《出奇制胜:在快速变化的世界如何加速成功》,就指出:

“人性的本质,使我们出乎意料地愿意支持伟大的理想,巨大的改变。这意味着梦想家,会赢得更多的客户、更多的投资者,以及更多的口碑。但是,并非每一个宏大的梦想,都能赢得追随者或是成为现实。仅仅因为你是对的,并不意味着人们一定就会支持你。你还必须要激励他们,必须要讲述一个能够鼓舞人心、激发斗志的故事。”

可见,故事——就像是可以开启大脑不同情绪反馈的指令密码,其承载了操纵人类心智的自然规律。

因此,在现代社会,能够讲好一个故事(题材不限)——就拥有了让众人集体陷入一个“虚拟现实”(而不自知)的神奇力量,那么如果没有“故事”——就只能成为别人故事里的一个角色,甚至只能充当一个道具,即“工具人”。

但故事最重要的,不是关乎人们的生存质量(这只是生存以上的次要问题),而是人类习惯于把生命,看成是一场由一连串的抉择,所构成的故事大戏。

就像有位智者,在被问到人生的意义时,说道:“我知道的是,我在这里是为了帮助其他人,但我不知道的是,究竟为什么其他人在这里?”

其他人为什么在这里?——就如同直击灵魂地拷问,“人类为什么会出现在宇宙中?人类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不知道人类存在的意义,那么具体到每个人的存在,意义又何在呢?”

是的,假如人生找不到任何意义,人生所有的选择和行为,都将会失去动机与动力,最终人生就会变成一连串无关紧要的“随机运动——如同分子热运动一般。

那么关于人生的意义,人类到底想听到怎样的答案呢?对于这个问题,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说道:

“如果有人问人生有什么意义,想听到的答案十有八九都是某个故事。智人是一种说故事的动物,用故事而非数字或图像来思考;智人也相信整个宇宙运作就像一个故事,有英雄和坏人,有冲突和解决冲突,也有高潮和最后的快乐结局。寻找人生有何意义的时候,我们想要有个故事来解释现实,告诉我们自己在这场宇宙大戏里扮演什么角色。知道自己的角色,就像是参与了某个比自己更伟大的计划,于是过去的所有经验与选择,也都有了意义。”

这呼应了智者的回答——“我不知道人类的意义,但我人生的意义就是帮助他人。”

计算机科学有句名言——“任何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添加一个中间层即可。”在此,故事就像一个中间层,屏蔽了没有意义的答案,并给出了有意义的——故事。

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马克思·韦伯,曾说:“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那么,将意义替换成它源头,亦是等价成立的,即: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故事之网上的动物。

而行为心理学大师—— 丹尼尔·卡尼曼,认为:“我们满心相信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这份信心建立在一个稳妥的基础之上:我们最大限度地忽略自己的无知。”

现在看来,我们若想要接受——故事为我们提供的意义——我们就必须最大限度的——无视真相、或忽略无知——而本能也在尽全力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那么,在进化视角下,故事其实源于——人类与环境所达成的协议,即:本能与智能(及语言),为人类而存在,参与讲述了有关人类的种种故事,并积极推动这些故事,来优化人类的生存,而故事赋予的意义——就是人类(个体与群体)生存的关键。

所以,很多虚幻的故事,之所以可以屹立不倒,靠的不是坚固的逻辑,而是对意义的依赖。

事实上,不管人生能够延续多长,如果没有意义,那么它除了比较长以外,其中再也没有我们对人生的任何渴求与期待,但只要人生能够留下些许“不朽的意义”,这就可以(在我们活着的时候)让我们真实地感到,人生超越了自己的生死——而“关于你的故事”,就可以帮你实现这一点。

最后,我们满怀信心地相信,我们自己及我们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就是因为我们的人生轨迹,即便出现种种不可预测的重大改变,但最终,还是会连成一个连贯且动人的人生故事——而故事提供了意义……

结语

客观现实,对应了客观世界,但人类世界并不是客观世界,而是主观世界,它对应了由人类群体智能所演化出的——主观现实。

显然,客观现实只是主观现实的一个子集,对应的客观世界只是主观世界的一个子集,因为主观可以想象(或逻辑构造),客观不存在的事物。

而人类世界的真相,就是它是建立在故事之上的。

首先,故事串联起了合作,合作带来工具与生产力,接着文明与智能同步发展,但本能却一直没有变化,于是本能与智能开始失衡,并相互博弈,为了稳定局面,故事将意义注入心智(即本能与智能的混合:心是本能,智是智能),然后本能与智能才能够暂时合作,从而人类才可以继续前行。

可见,正是故事在底层的支撑,之上人类世界,才能够一步步走向主观改变客观的现实结果,否则,人类至今可能还是在丛林里——各自奔命,而这个世界也只是一个客观的自然世界——没有故事。

因此,如果说工具是文明的生产力,那么故事就是工具的工具、是生产力的生产力,用公式来描述故事的力量,就是:

故事的力量 = 合作算法 * 合作人数的平方,

其中合作算法来自于心智——既有本能的驱动,也有智能的规划。如果合作人数只有一个人,那么故事的力量,就在于个人心智所产生的——信仰与追求。

但别忘了,故事是本能与智能合作的产物,本能中有人性也有兽性,而智能可以放大本能中的原始本性,所以,故事可以从人性中生长出反人性的力量——“炸弹人的天堂之旅”就是反人性的故事力量。

更别忘了,本能与智能是在博弈,本能编写了自己的——欲望故事,而智能则编写了自己的——数学故事。其中,欲望说的是千百万年来,基因复制遗传的老故事,而数学说的是有关宇宙的新故事。

是的,用数学编写的故事,代表了逻辑世界,对应了逻辑现实。

尽管我们主观上,可以构造客观不存在的事物,但这些“不存在”依然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神经现实,其下层是物理现实,最底层是(物理上无法验证的)宇宙现实(包括多重宇宙)。

在此,我们可以把客观现实,看成是主观对物理现实的认知——如果是错误认知,就是非客观的现实,但依然是物理(神经)存在的现实。

所以,现实外推的顺序是:客观现实 = 主观现实 = 神经现实 = 物理现实 = 逻辑现实 = 宇宙现实。

可见,主观现实也只是宇宙现实的一个子集,而逻辑现实(来源于主观现实)却可以绕过物理现实,直逼宇宙现实的“真相”——从我们无法主观想象出,数学中的构造之物(如高维空间、时空弯曲、平行宇宙),就可以看清这一点。

但不论是“谁”编写的故事,故事模式都是——在前往不可抵达目标的过程中,循环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最后,语言即是故事,行动即是现实,重要的是相信,而真相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编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并同时活在别人的故事里,这些故事最终构成了我们的这个世界。

主题相关文章: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世界的真相:故事远比你想象的真实”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股市真相:五大陷阱和一大骗局 比你想象更丰富 千万别上当

中国股市真相:五大陷阱和一大骗局 比你想象更丰富 千万别上当

股票,大户,机构,走势,时候,个股,市场,规则,交易,原则,巨量,股价,上市公司,预期,主力,大盘,锯齿形,心理,操盘,股票交易,影响,多大,小散户,普通投,减仓,利润,帐户,成交量,暴利,方式

2007-12-14 #经典故事

真实的鲁迅 比你知道的鲁迅好玩一百倍

真实的鲁迅 比你知道的鲁迅好玩一百倍

鲁迅,哥儿,设计,无厘头,零食,许广平,一大,乌鸦,民国,广和居,有一次,壁虎,炸酱面,理发师,老师,衣裳,青菜,夏衍,曹靖华,章衣萍,蔡元培,许寿裳,陈丹青,生活,一撮毛,是一位,人家,北京,嫦娥,收信人

2020-06-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缉毒警察的真实经历 比你想象的更触目惊心……

缉毒警察的真实经历 比你想象的更触目惊心……

毒贩,逗逗,警察,包裹,男朋友,夫妻,毒品,母亲,柯占军,厦门卫视,对卧,一线,冰毒,剧场,家人,孩子,故事,警官,缉毒警,警方,贩毒集团,生活,爱的谎言,完成使命,区的,王宁,相威,马仔,一直以来,东地

2018-08-15 #故事阅读

蓝电霸王龙宗的覆灭 不只是因为偷袭 真实情况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蓝电霸王龙宗的覆灭 不只是因为偷袭 真实情况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武魂殿,霸王龙,座山,实力,内奸,封号,战争,敌人,玉天恒,全宗,动漫,时候,战力,真龙,高端,主要原因,早已有,玉天心,宗主,前将,比你,一身,七宝,人员,会派,位置,宗族,原因,力量,办法

2012-02-23 #故事大全

你的世界比你所见的更荒蛮

你的世界比你所见的更荒蛮

故事,流氓,女士,男人,主人公,暴力,航班,轮胎,出现了一个,同归于尽,工作人员,名的,世界,人性,交汇点,乐声,事情,刀刀见血,伏笔,作者,司机,奥迪,对角线,总体,影片,开头,影视作品,情节,情绪,拉屎

2017-03-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励志的C罗!比你成功 还比你努力:霸道总裁自我感觉就像23岁

励志的C罗!比你成功 还比你努力:霸道总裁自我感觉就像23岁

梅西,罗的,欧冠决赛,比你,世界杯,冠军,时候,乔治娜,罗实,罗兴,罗可,皇马俱乐部,足球世界,还记得,明白了,其成,个人,争冠,俱乐部,外表,国家队,家庭,婚戒,孩子,巨星,小时,得票,常人,怀抱,未婚妻

2012-09-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不怕别人比你有天赋 就怕比你有天赋的人比你更努力

不怕别人比你有天赋 就怕比你有天赋的人比你更努力

训练,天赋,联盟,罗斯,比你,詹姆斯,字母,球员,乔丹,上赛季,科比,第一人,小时,常规赛,本赛季,肌肉,高强度,三分命中率,早餐俱乐部,但乔丹,库里,斯科特,比别,皮蓬,公牛队,全世界,三分球,严苛,个位数,习惯

2016-01-06 #故事阅读

清新文艺的风格 演绎世界上如果只有一个人 他将比你自己更爱你

清新文艺的风格 演绎世界上如果只有一个人 他将比你自己更爱你

影片,观众,音乐,亲人,眼泪,电影,眼神,爱上,影片中,情感,感情,文艺,样子,礼堂,张哲,世界上,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比你,爱的,主题,人物,内心,情绪,婚礼,小时候,对方,归宿,风格,时候,爸爸

2007-07-16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