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记者笔下的故事咋写成?

时间:2020-09-22

新闻写成故事

在抗疫斗争中,中央要求宣传舆论战线,要讲好中国抗击疫情的故事,做到“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讲故事,对记者来说恐怕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写与讲故事,往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要将其真正讲好、讲生动,却也并非一件易事。需要动动脑子、下点功夫才行。

下面结合一篇题为《75度的温暖》的稿子(载于2日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陈振凯、毕京津、卢泽华),来看看记者是如何写故事的。

为使大家阅读方便,将这篇稿子全文附后。下面剖析时简称为《温暖》。

《温暖》一文,讲的是河南邓州周村村民周太林、陈红夫妇,用自家酒厂酒提纯酒精支援抗疫的事儿。事情本身很感人,而记者以讲故事的形式写出,则更生动有味,令人爱读。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这个故事是如何讲的。

一、巧设悬念,情节生动。

大家知道,写故事与写(消息)在行文上略有不同。

写(消息)要先写导语,即把最重要的内容以最简洁文字告之读者。在行文结构上是“倒金字塔式”,按内容重要程度依次排列,越重要的内容越往前放。

而写故事则不同。要有场景、悬念、情节,最好还要有点波澜,这才是讲故事。

因此说,写故事首先要掌握、运用好这些手法。《温暖》一文的作者,较好地运用了这些手法,把故事写得很生动。

比如,稿子巧设了好几个悬念:

一是听到抗疫需要酒精消毒,陈红马上表示可提供加热的酒,可领导说“不行”,怎么办?

二是当需要75度酒精时,夫妇俩在家连夜提纯。可就他们两个人,能行?

三是当他们连夜奋战用自家酒提纯出300斤酒精后,领导说“还需要”时,他们俩又是怎么做的呢?

悬念一个接一个,扣人心弦。随着情节的逐步展开,读者一直看到结果才罢休。

二、脉络清楚,写法别致。

写文章讲究逻辑性,讲故事则重于脉络清楚,头绪多而不凌乱。

在《温暖》一文中,作者一直把握住“脉络清楚”这一条,把事情起因、发展和结果等交代得通晓明畅。

在写法上,作者力避平铺直叙,在“别致”上下功夫。

如在开头先写一段“抗疫需要酒精”的急迫场景,然后用“倒叙”的方法写出事情的缘由。最后则是“正叙”,并引用夫妇俩的原话,道出他们的胸怀与情操。

如此笔法,再加上简洁的文字,把一个完整的故事,生动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稿子发表后,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

附文

75度的温暖(众志成城控疫情)

作者:陈振凯 毕京津 卢泽华

陈红在自家酒厂提纯酒精

疫情告急!可用于消毒的医用酒精却没有着落!

在河南邓州彭桥镇疫情防控指挥部里,“编外雷锋团”彭桥卫生排排长曾伟急得转磨磨。

无奈,他在微信群里发了一则求助信息,希望有热心人能够提供帮助。

未几,刘集镇户周村村民陈红回信息:“曾排长,家里还有一些纯粮白酒,温热后能否杀菌?如果中,马上送来!”

这通电话让曾伟感到温暖,但他还是婉拒了陈红的好意:“嫂子,光是纯粮白酒还不中,只有75度酒精才能杀毒……”

电话那头沉寂了。曾排长也继续在屋里转磨磨。

2

邓州紧挨湖北,有不少乡亲常年在武汉务工。瞧,年跟前了,一批一批务工人员揣着沉甸甸的收获回乡。

根据上级布置,为了安全过节,彭桥镇有80多位武汉务工返乡人员亟需隔离检查。可现在,医用酒精到处买不着……

周太林、陈红夫妇,是邓州市刘集镇户周村普通村民,夫妻俩经营一家黄酒厂,销量不错,日子过得美气得很。

从电视上看到防疫情况吃紧,俩人就一直思谋着帮上一把。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可没想到……

放下曾排长的电话,陈红有些失落,饭也吃不香了。她把电话打给提前回厂的老伴周太林。周太林提醒她:“干着急有啥用?咱厂有套蒸馏设备,能把酒提纯成酒精。”

“啊,这中?”陈红一下子活泛了,立即将老伴的想法告知曾排长。“没错!老周的办法,中!真中!酒精浓度只要达到75度,就可以杀毒。”曾排长是村医,懂得多。

“你需要多少?”

“大约300斤!”

“中!我们连夜生产。”

3

厂里工人师傅们都回家过年了,设备也早封起来了。周太林、陈红相互搭把手,吃力地将近两百斤的锅炉抬到固定位置,小心翼翼地支好。随后,他们又检查了一遍管道……一晃眼功夫,天已经麻麻亮了。

凌晨5点多,村里各户人家睡得正香,周家厂房里锅灶烧水声“滋滋啦啦”响了起来。夫妇俩穿着工作服,倒出白酒放入锅炉蒸馏,眼睛一眨不眨盯着刻度变化——提纯酒精这事儿,可来不得半点马虎,既要保障生产安全,又要让提取出来的酒精符合医用“75度”标准。

一直到下午3点左右,300斤酒精终于提纯完毕。陈红、周太林都散了架般瘫坐在地上。

送酒精的时候,曾伟又“布置”了新的任务:市里许多单位都缺医用酒精呢!

夫妻俩又忙了起来,从1月30日晚上到2月5日下午,连续六天六夜,俩人换着班干。

从酒里提纯酒精,十分浪费原料。4斤成品酒,差不多只能蒸馏出1斤酒精。厂里库存的白酒不多,很快就用完了,他们又把库存的黄酒拿出来蒸。

几天下来,周太林、陈红夫妇一共提纯了1300多斤酒精,用去了一吨白酒、两吨黄酒。

“老周,你这可解了大家燃眉之急!提纯酒精这事儿,我懂——倒进去得多,提出来得少,你这下损失可大了!”曾伟有些过意不去。

“老曾,你这可就见外了!电视里不是说,疫情就是命令嘛!酒能再酿,钱能再挣,救命最要紧。”夫妻俩嘴里说着,手上还在忙着呢。

记者笔下的故事咋写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记者笔下的故事咋写成?

记者笔下的故事咋写成?

酒精,陈红,曾伟,排长,疫情,脉络,作者,夫妻俩,电话,白酒,黄酒,周村,彭桥镇,医用酒精,纯粮白酒,写法,事情,功夫,刘集镇,厂里,夫妇俩,夫妇,库存,故事,村民,武汉,电视,老伴,老周,锅炉

2020-08-30 #故事大全

战地记者洪炉去世 《英雄儿女》王成原型出自其笔下

战地记者洪炉去世 《英雄儿女》王成原型出自其笔下

洪炉,蒋庆泉,王成,原型,志愿军,老人,蒋庆,英雄儿女,战地记者,新闻,文章,杂志,笔下,向我开炮,抗美援朝,中王,卢弘,文介,本多,石枧,苏泰,中共党员,理事,炎黄春秋,面的故事,亲友,享年,万岁,主持人,医院

2014-10-02 #小故事

《经济日报》记者笔下这个曾让你热泪盈眶的故事 要搬上大荧幕了!

《经济日报》记者笔下这个曾让你热泪盈眶的故事 要搬上大荧幕了!

罗开富,红军,徐解,被子,长征路,长征,经济日报,共产党,红军长征,红军女战士,剪下,丈夫,沿途,老百姓,老人,记者,雪山,女红军,征程,山洞,汝城县,湖南,行程,胜利,调研,习近平,康克清,开国上将,朱兰,杨成武

2009-10-28 #经典故事

小记者化身“探宝人” 解锁你不知道的航城故事宝人小记者黄田

小记者化身“探宝人” 解锁你不知道的航城故事宝人小记者黄田

小记者,牌坊,黄田,天后古庙,碉楼,航城街道,历史,妈祖庙,笔下,文物,文化,革命烈士,甘莹,查看更多,九围村,烈士纪念碑,街道办,革命烈士纪念碑,黄田村,古庙,宝安,对联,小门,根基,精神,街道,记忆,宣传,活动,传统纹样

2019-04-03 #故事阅读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获奖选手演讲稿选登——驻马店网——驻马店网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获奖选手演讲稿选登——驻马店网——驻马店网

孩子,小勇,妈妈,记者,爸爸,驻马店,任务,故事,事迹,同事,时候,小天赐,学校,电视台,笔下,职业,小记者,学生,少年,情书,执着,时间,父亲,理想,真情,社会,孙群,李国喜,工作,活动

2020-09-23 #经典故事

「实践报道」小记者对话大记者 聆听记者故事

「实践报道」小记者对话大记者 聆听记者故事

记者,小记者,大记者,老师,余蓉,真相,对话,规划展示馆,湖南日报,故事,环节,交流,传播,是怎么,请问您,唐思,章斌,高敏度,好的,中国,个人,记者节,人和事,传播者,国家,力量,城市,天空,小记,海报

2019-07-27 #经典故事

记者节 记者赋 记者 记着!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故事

记者节 记者赋 记者 记着!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故事

荆州,记者,故事,工作,胡威,记者们,人物,作品,城市,媒体,小伙,工地,新疆,文字,社会,见证,镜头,项目建设,刘娟,各大,方特,西丁,谢木,不一样,中国国际,向新,园博园,新闻中心,有品,荆州人

2010-04-06 #小故事

记者节里记者说——听咱家记者讲述镜头背后的故事

记者节里记者说——听咱家记者讲述镜头背后的故事

记者,报社,北京,社区,孩子们,人员,老人,北京社区,基层,故事,新闻,社会,镜头,中心,全市,北京市,孩子,时代,未成年人,温情,老年人,过程,养老,李万钧,正能量,我看到,救助保护,社会建设,工作人员,和民

2010-11-27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