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高如星:因创作《九九艳阳天》受尽迫害 临终犹唱“十八岁的哥哥”

时间:2020-09-26

放羊娃的故事电影

提示:本文共有 50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电影《柳堡的故事》在全国热播,主题曲《九九艳阳天》风靡一时: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十八岁的哥哥呀想把军来参

风车呀跟着那个东风转哪

哥哥惦记着呀小英莲

风向呀不定那个车难转哪

决心没有下呀怎么开言”

带有传统民俗气息的优美音乐旋律,将一对年轻人内心欲诉还休、互相牵挂的朦胧情愫渲染得婉转缠绵,既美好又细腻深沉。

《柳堡的故事》被称为“新中国电影的第一抹柔情”,这柔情,不仅存在于欢眉大眼的“十八岁哥哥”与笑容甜蜜的“二妹子”充满期待的眼神之间,不仅存在于指导员饱含深情的画外音中,更存在于这支情感饱满、曲调悠扬的主题曲里,罗瑞卿将军曾在一片争议声中当众拍板肯定:“《九九艳阳天》是最好的抒情歌曲。”

可以说,《九九艳阳天》这首歌曲是超越电影的存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首曲子仍然被传唱不止,成为中国经典歌曲之一,更回荡在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心底,为他们艰苦岁月的青春留下一抹值得回顾的柔美气息。

高如星与王云霞

临终之际,他仍然用最后一丝力气,对妻子王云霞唱起“九九那个艳阳天啦哎嗨哟,十八岁的哥哥来到小河边……”

他对音乐的爱,对妻子的爱,全都一往无前、极尽热诚。

在高如星去世之后,王云霞单身到老,她保留着高如星生前的一件军大衣,从不洗晒,在接受采访时,她说:“洗了就没有味道了,总要带点原来的温暖的味道,让你感觉到不一样……”

2018年5月,91岁的王云霞与世长辞,去追寻47年前离开的恋人。

1、放羊娃出身的音乐天才,既土又洋,将民俗音乐与西洋音乐融入电影插曲

高如星1929年出生于山西兴县城关梢门洞的一个贫困家庭,高父是个读书人,生了三个儿子:高如山、高如其、高如星,因此,高如星自幼略通文墨,过年时,高父抱着三岁的高如星上街看对联,生性敏慧的他竟当众念出了整副对联,引来不少人围观。

高如星老家

兴县是晋西北的一处革命老区,也是一个种地用镢掏、不长庄稼光长草的穷地方,高如星因家里穷,从懂事起就开始放羊、拣煤核、挖野菜。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兴县被日军占领,第二年初,贺龙带领八路军120师深入敌后,在晋西北一带建立了抗日政权,师部设在兴县。年仅10岁的高如星加入“抗日儿童团”,前往乡村贴标语、站岗放哨,教老百姓唱《打东洋》、《松花江上》等抗日救亡歌曲。

虽然土地贫瘠,可晋西北一带与陕北风情相似,蕴藏着丰富的民歌资源,高如星从小就会唱很多民歌,加上他性格活泼大方、相貌俊朗,1943年,还在“兴县第一完小”读书的高如星被120师战斗剧社挑中成为小演员,正式当上了小八路,也开始了自己不可限量的艺术生涯。

高如星多才多艺,人又聪明,加入剧社后开始学习拉大提琴、敲鼓、指挥、跳舞,也创作和表演了不少秧歌剧、快板剧、活报剧,演出效果热烈,他最爱的还是唱歌,曾对战友们说,小时候,他一边放羊一边高声唱民歌,听歌声在四野回荡,有一种占据宇宙空间之感。

1947年,战斗剧社被改编入晋绥边区的土改宣传队,剧社成员魏风创作了话剧《刘胡兰》,当时,歌剧《白毛女》正到处上演,剧社领导安排高如星等人将话剧改编成歌剧。

歌剧《刘胡兰》以晋中民歌音乐为基础,上演后引起轰动,“数九寒天下大雪”等唱段从此广为人知,1949年,北平解放后,在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由高如星任乐队指挥、演出歌剧《刘胡兰》,获得巨大成功。

1949年10月,高如星带领战斗剧社成员跟随贺龙入川解放大西南,在重庆解放后,战斗剧社与二野文工团合并为“战斗文工团”,高如星仍为乐队指挥。

1950年,他开始了歌曲创作,作品《藏胞歌唱解放军》在全军文艺汇演中获奖,此时他才21岁,只有小学文化,不但能担任大型管弦乐队的指挥,还在作曲上屡有佳作,不能不说是个音乐史上的奇迹。

此后,高如星曾前往朝鲜战场慰问演出,冒着枪林弹雨深入前沿阵地演出。1954年,他随战斗剧社全体团员前往北京,被改编为总政文工团,高如星仍任乐队指挥,这个放羊娃出身的苦孩子,在八路军和共产党的栽培下才有了辉煌的艺术人生,他自少年起就跟随贺龙南征北战,对党的信念和忠诚是经过考验的。

然而,不久后,他的人生却因音乐而坠入低谷。

1953年起,高如星先后两次以解放军歌舞团乐队指挥的身份前往苏联、蒙古、波兰、匈牙利等国访问演出,他被苏联的音乐震撼了,在他听到许多苏联歌手演唱的抒情歌曲,听到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等大师的交响乐作品后,他从山西民歌的小天地里,一下子飞进了博大精深的世界音乐殿堂。

东欧每个国家都有其不同风格的音乐传统,当时在苏联还可以听到几乎完整的西欧交响乐,24岁的高如星对此如痴如醉,他用所有零用钱买回了唱片,在苏联时,他负责管理全团队伍,因此与苏联的十几个司机打上了交道,很快就能流利地用俄语对话。

出访苏联时的高如星

1955年,高如星被调到八一厂从事电影插曲工作,短短几年时间内,他为《柳堡的故事》、《江山多娇》、《回民支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二十多部电影写出了插曲,特别是《九九艳阳天》,成为纯朴、真挚、缠绵爱情的象征,借助江苏民歌的音韵,加入合声,朗朗上口,很快唱遍全国。

黄宗江肯定地说:“高如星真是个天才。”

黄宗江

作家白桦曾评价:“高如星小学文化,没进过音乐学院,也没有师从过任何名家,可是他懂合声,会配器,他写的歌既有民族风格,又有时代精神。有些作曲家只会把民间旋律拿来生吞活剥地使用,而毫无发展和创造;高如星却不同,大概他在泥土里拾起一块石子,含在嘴里,再吐出来,就会是一块玲珑剔透的翡翠……他的旋律随时都能从他的心中流淌出来。”

的确,高如星是个深情的人,他对音乐和爱情的执着,为他带来了重重厄运,可他却至死不言悔。

2、跟着我,从北方到南方,从人间到天堂

由于高如星热爱苏联、东欧音乐,常与留学生交往,并参加他们的聚会,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后,有人利用这一点攻击他是“苏修特务”,组织上也对他进行了“帮扶”,劝他注意政治变化,耿直的高如星接受不了,还气愤地回答说:“我脑子里全是音符,怀疑我什么?”结果,他受到“留党察看”的处分,被调离八一厂。

由于罗瑞卿大将偏爱《九九艳阳天》这首歌,在总政文工团交来的高如星处理意见上,批示说:“不宜在北京居留,但也不能放他离开军队。”借此把高如星保护下来,调往武汉军区。

1963年,高如星被借调到北影厂为电影《汾水长流》写插曲,在一次聚餐时,他与北影厂的女演员王云霞相识了。

《粮食》剧照

王云霞比他大两岁,来自东北,曾演过《洞箫横吹》、《粮食》、《红河激浪》等电影,因《红河激浪》被批判,她也成了“内控人员”,共同的命运让二人惺惺相惜、接触频繁,高如星给王云霞唱各地的民歌,一唱能唱两三个小时,王云霞听得十分入迷,二人言语投机,很快相爱了。

《洞箫横吹》剧照

王云霞顾虑到自己比高如星年长,还有两个孩子,不敢答应高如星的求婚。

高如星却深情地说:“这是千年一缘。”并将《汾水长流》插曲《汾河流水哗啦啦》的稿费全都寄给了王云霞卧病在床的母亲,还承诺要照顾王云霞一辈子,终于打动了王云霞。

高如星在山西老家时,父母曾为他娶过一个白姓姑娘,但高如星对这段父母之命的婚姻毫无兴趣,坚决不与白氏住一个房间,白氏只得另外改嫁,而高如星直到30多岁仍然保持单身。

高如星仪表堂堂,他身材高大挺拔、头发浓密、五官俊朗、气质出色,站在演员堆中、站在乐队前方都显得很出众,黄宗江曾说:“他特洋,这个人怎么那么土又这么洋。”

说土,是因为高如星酷爱民歌、出身放羊娃,饮食不讲究,生活习惯大大咧咧,说一口地道山西兴县方言,乡音一直未改;说洋,是他的精神气和风度与众不同,这是他内心对音乐的热爱,为其赋予了不同寻常的艺术风采。

1964年,高如星与王云霞的结婚申请交上去很久才得到批准,此时,高如星已经返回武汉了,上级只给了三天的假期,而路上来回就要三天,王云霞顾不上准备,抓着结婚批示就登上了前往武汉的列车,见到高如星后,二人抱头痛哭,王云霞抑止不住内心的委屈,愤怒地呼叫:“我们犯了什么罪?”高如星安慰她说:“总会弄清我们是无辜的。”

他告诉王云霞,自己刚写完一部歌剧《枪之歌》,中间有一段《跟着我》,是专门为她写的:

“跟着我,跟着我!

咱们夫妻双双过黄河。

就像一对惊弓鸟,南山上再去搭新窝。”

他把这首歌当场演唱给她听,接着又唱完了整个剧本。

王云霞顾不上喝水和吃饭,沉溺在他深情的歌声里,直到二人都饥肠辘辘,才出去找了个小西餐馆。

王云霞返京后随歌舞团辗转各地慰问演出,高如星继续留在武汉创作《枪之歌》,公演后大获成功,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连听三遍,在北京调演时,罗瑞卿看了演出后大声夸奖道:“好!歌好,又健康,又好听,是哪个作的曲?”在得知是高如星后,罗总长连忙问:“他来了没有?让我看看。”并握着高如星的手说:“你很年轻嘛,谢谢你写了这么好听的歌。”还破例请剧组吃了一顿饭,以示祝贺。

1966年,文革开始后,《九九艳阳天》被定性为“靡靡之音”,《柳堡的故事》剧组主演廖有梁、陶玉玲、徐林格等人都被迫脱下军装,转业到工厂当工人,作曲的高如星更是遭到严重迫害,造反派对他进行昼夜车轮大战、严刑审讯,威逼他交代写《九九艳阳天》的罪恶目的。

高如星坚决不肯低头,更不承认自己写作这首爱情歌曲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因为他的出身过硬,所以造反派只能给他扣上“修正主义帽子”,还称他态度太坏,对他进行连番毒打。

王云霞也配合丈夫的坚决态度,她抱着新生不久的儿子高岚,当众管造反派要丈夫,大声斥责道:“你也是个结了婚的人了!知道不知道?白天要丈夫,晚上也要丈夫!儿子要父亲!妻子要丈夫!没有丈夫不行!我要丈夫!”

在她的天天坚持下,造反派只得派专人押解高如星回家,让他与妻儿团聚半小时,在这半小时内,王云霞含泪望着丈夫,而高如星却从头到尾说笑话,毫无忧惧之色,还当着押解人员的面,不断地拥吻妻子,让押解人员束手无措。

“态度很坏”的高如星在一次刑讯中,肋骨被打断插进肺里,他忍住剧痛,仍然愤怒反驳,不久后,他的肺部创伤部位感染化脓,才允许他去医院看病,但是必须戴着手铐去,高如星忍受不了这种人格屈辱,大声说:“我不去,我宁愿死!”

一次审讯中,高如星剧烈咯血,几天后被送往医院吊水,高烧一直不退,最终,武汉军区总院诊断他得了肺癌,持续数年的审讯这才告一段落,专案组被迫答应了王云霞的要求,让她搬来同居,好照顾生病的高如星。

王云霞精心照顾着高如星,还通过私人关系在北京找到权威的癌症专家吴桓星为丈夫治疗,但被告知高如星已到了肺癌晚期。

1971年,42岁的高如星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弥留时刻,临终前三天,他让王云霞搀扶着去了附近一家小照相馆,留下最后的相片,他说:“云霞,帮我穿上军装,钉上帽徽、领章,将来让咱们的孩子看看,他的父亲不是坏人,是一位曾经南征北战、堂堂正正的解放军战士。”

临终之际,是初夏的一个黎明,高如星要妻子为自己再唱一遍定情歌曲《跟着我》,王云霞泣不成声,唱不下去,从家乡赶来照顾他的小侄女轻声说:“叔叔,我给你唱个歌吧。”她看见叔叔的头微微动了一下,他轻轻地唱起“九九那个艳阳天啦哎嗨哟,十八岁的哥哥来到小河边……”一首歌还没唱完,高如星已经瞑目而逝。

因高如星的问题一直未定性,他的骨灰被哥哥带回兴县,安葬在县城东北的一块坡地里,悲痛欲绝的王云霞在丈夫骨灰盒里放入一张纸条:“等着我,我会到你这来的,永远的。”

文革结束后,高如星被彻底平反,骨灰被迁往当地烈士陵园。

在高如星离世后,王云霞一直与儿子相依为命,后来曾任电影《红楼梦》的制片主任并出演角色。

2005年,78岁的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当场泪崩,说道:“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我儿子的家是我儿子的家,我的家是我的家。丈夫在的时候,我跟丈夫是一个家,丈夫走了我心里是一个家。因为我心里老有他,走路、吃饭、上街、说话,甚至他有病他开玩笑他给我唱歌……我到现在还觉得像昨天。”

2018年,王云霞去世后,骨灰被送往高如星墓中合葬,这对生死鸳鸯,生前只有短短两三年时间能够朝夕相伴,长期都像两只惊弓鸟一样,连筑巢的地方都找不到,直到在九泉之下重逢。

苦难的人生却摧毁不了他们对爱、对美的坚贞向往,就如《九九艳阳天》歌中所说:

“九九那个艳阳天,十八岁的哥哥细听我小英莲,哪怕你一去呀千万里,哪怕你十年八载不回还……”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高如星:因创作《九九艳阳天》受尽迫害 临终犹唱“十八岁的哥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6)
  1. 焦杨2023-03-26 04:08焦杨[贵州省网友]101.102.94.127
    “十八岁的哥哥”,这句歌词一定有着深刻的故事,让人好奇又感伤。
    顶0踩0
  2. 郁茵2022-10-25 09:24郁茵[黑龙江省网友]103.235.139.29
    @亂尘贼子这样的创作者太珍贵了,我们要支持她,支持真实和勇气。
    顶35踩0
  3. 亂尘贼子2022-05-26 14:41亂尘贼子[河南省网友]110.76.25.232
    高如星的故事让人心痛,但她的坚韧和坚持也让人感到敬佩。
    顶10踩0
  4. 微笑想像北上de那道雪花2021-12-25 19:58微笑想像北上de那道雪花[北京市网友]203.29.57.43
    对抗迫害,坚持真实,这是一个无比勇敢的艺术家!
    顶10踩0
  5. 邓村初级中学2021-07-27 01:14邓村初级中学[吉林省网友]45.119.232.162
    《九九艳阳天》一定是一部很有深度的作品,我要去看看!
    顶0踩0
  6. 默小七2021-02-25 06:31默小七[国外网友]203.205.92.248
    这位高如星真是坚强的创作者,深深感动了我!
    顶0踩0
相关阅读
高如星:因创作《九九艳阳天》受尽迫害 临终犹唱“十八岁的哥哥”

高如星:因创作《九九艳阳天》受尽迫害 临终犹唱“十八岁的哥哥”

高如星,王云霞,丈夫,九九艳阳天,音乐,苏联,兴县,民歌,电影,妻子,歌剧,战斗剧社,跟着我,艳阳天,的哥,骨灰,刘胡兰,罗瑞卿,贺龙,黄宗江,创作,柳堡的故事,全国,人员,儿子,哥哥,内心,剧社,山西,态度

2020-09-26 #短篇故事

高如星:因创作《九九艳阳天》受尽迫害 临终犹唱“十八岁的哥哥”

高如星:因创作《九九艳阳天》受尽迫害 临终犹唱“十八岁的哥哥”

高如星,王云霞,丈夫,九九艳阳天,音乐,苏联,兴县,民歌,电影,妻子,歌剧,战斗剧社,跟着我,艳阳天,的哥,骨灰,刘胡兰,罗瑞卿,贺龙,黄宗江,创作,柳堡的故事,全国,人员,儿子,哥哥,内心,剧社,山西,态度

2020-09-26 #长篇故事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唱出战士的情怀 战士的爱……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唱出战士的情怀 战士的爱……

九九艳阳天,柳堡的故事,高如星,经典,胡石言,影片,小英莲,柳堡,电影,男声,的哥,艳阳天,风车,剧照,歌曲,歌词,黄宗江,副班长,新四军,民歌,生命力,编剧,电影歌曲,南京军区,决心,团长,哥哥,插曲,歌声,表现手法

2011-01-25 #小故事

新舞提前看红色经典系列《九九艳阳天》经典片段以及背后的花絮

新舞提前看红色经典系列《九九艳阳天》经典片段以及背后的花絮

九九艳阳天,副班长,人们,开头,原型,爱情,花絮,革命者,红色经典,柳堡的故事,刘海燕,林弹,大爱,徐金,胡石言,邓斌,责任编辑,新中国,成和,二姑,仁人志士,先烈,初衷,的哥,年代,幸福生活,年轻人,故事,战火纷飞,房东

2020-09-25 #短篇故事

《柳堡的故事》与不老的“二妹子”《九九艳阳天》

《柳堡的故事》与不老的“二妹子”《九九艳阳天》

爱情,故事,班长,艺术,二妹子,生命,九九艳阳天,和二妹,电影,关系,舞蹈,革命,柳堡,陶玉玲,柳堡的故事,作品,影片,心灵,情感,情境,时候,红色,观众,创作,廖有梁,得让,电影导演,非诚勿扰,在那个,发现了

2015-11-28 #经典故事

柳堡的故事

柳堡的故事

李进,二妹子,部队,柳堡,新中国,柳堡的故事,感情,人们,指导员,掌柜,南下,中队长,副班长,地主,九九艳阳天,编剧,的哥,东风,个例,个人,影片,住房,伪军,内心深处,地带,年月,抒情诗,情节,战争,房东

2020-07-28 #经典故事

“九九艳阳天”背后的故事

“九九艳阳天”背后的故事

柳堡,二妹子,胡石言,徐金,郑继,部队,副班长,柳堡的故事,故事,电影,民兵连,胡石,陶玉玲,小说,原型,姑娘,新四军,爱情,九九艳阳天,革命者,夏美,甘文,郑秀华,人们,光明网,年代,房东,护士,民兵,经历

2020-07-27 #故事阅读

“九九艳阳天”背后的故事

“九九艳阳天”背后的故事

柳堡,二妹子,胡石言,徐金,郑继,部队,副班长,柳堡的故事,故事,电影,民兵连,胡石,陶玉玲,小说,原型,姑娘,新四军,爱情,九九艳阳天,革命者,夏美,甘文,郑秀华,人们,光明网,年代,房东,护士,民兵,经历

2020-07-29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