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神话传说催生了黄鹤楼

时间:2020-09-28

李寄斩蛇是神话故事吗

黄鹤楼之惑(2)

只要提到黄鹤楼,就会联想起白云黄鹤,就会想起仙人乘黄鹤的美丽神话传说。三国时吴主孙权在蛇山修建夏口城,同时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观察敌情的军事望楼,目前已成共识的是,这座望楼就是就是黄鹤楼,或者是黄鹤楼的前身。南朝梁普通七年公元526年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记载:“夏口城据黄鹄矶,仙人子安乘黄鹄过此上也。又世传费文伟登仙驾鹤憩此。黄鹤楼在黄鹄矶上。”唐(《图经·神仙传》写于692-719年)云:“昔费袆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唐朝李吉甫(公元758—814)在公元807—813年撰写的《元和郡县志》记载:“吴黄武二年(223年)城江夏山以安屯戌,其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故名黄鹤楼。”从这些史料中可以看出,孙权建的那座望楼就是黄鹤楼。不管它是因仙为名,还是因矶为名。他们这么热衷于考证黄鹤楼的名称、地址,主要缘于祖冲之编造的一个玄幻故事。

一、驾鹤之宾

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科学家祖冲之(429 500)于宋泰始五年(公元469年)撰写的志怪小说《述异记》写道:“荀瓌字叔玮,事母孝,好属文及道术,潜栖却粒。尝东游,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主欢对,已而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讲述了江陵人荀瓌在黄鹤楼遇见仙人驾鹤并与之交谈的故事,这是黄鹤楼称谓最早出现的文字记载,也是黄鹤楼最原始的传说。如果没有新的史料出现,祖冲之的这个故事就是黄鹤楼名称和典故的源头。在这个故事中,“驾鹤之宾”是哪路神仙呢?

稍晚几年的南朝梁任昉(460—508)也写了本《述异记》,其中也记载:“荀瓌,字叔伟,潜栖却粒,尝东游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汉。俄倾已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尝,宾主欢对。已而辞去,跨鹤腾空而灭。”这个记载几乎是祖冲之故事的翻版,但“江夏黄鹤楼”的提法仍很模糊,“驾鹤之宾”的身份仍很隐秘。

萧子显于526年撰写的《南齐书》解决了这个问题:“夏口城据黄鹄矶,仙人子安乘黄鹄过此上也。”从而使神话中驾鹤仙人第一次有了名字。也是最早提到黄鹤楼这一建筑并指出具体位置的。

但写于692-719年的唐《图经·神仙传》却不认可子安,“昔费袆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认为“驾鹤之宾”是费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阎伯理在《黄鹤楼记》里也认可费袆登仙驾的说法。“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黄鹤楼记》是最早记述黄鹤楼实物的游记,该《记》涉及黄鹤楼的传说、地势形制、当时人物活动及感想诸方面,文简意明,流畅可诵。颇具文献价值。

北宋乐史(公元930—1007)于(976 983)年间成书的《太平环宇记》巻112明确记载则说:「蜀费文袆登仙,尝驾黄鹤憩此。」他不仅指出费祎是蜀人,还比前面的费祎多了一个「文」字,这样“驾鹤之宾”就变成了三人,即子安、费袆、费文袆。

南宋中期王象之(公元1163——1230)(1227)撰写的《舆地纪胜》卷六十六曰:“黄鹤楼在子城西南隅黄鹄矶山上,自南朝已著,因山得名,鹄、鹤古通用字。《南齐志》以为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

南宋诗人(1125——1210)于公元1171年写《入蜀记》卷五:“黄鹤楼,旧传费祎升飞于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号为天下绝景。”

子安究竟是个什么神仙呢?有人说子安姓王,有说姓黄的,也有人说姓窦,并言窦子安是江夏人,性灵异,在他去世后,一只黄鹤飞来停在他家门前的大树上,频频呼喊“窦子安”的姓名。窦子安真的出现了,他跨着鹤在屋顶盘旋几圈后向西飘而去。子安到底是什么人,不可考,只知道他死后成仙,驾鹤西去,后来成了“驾鹤之宾”。

同一时期的志怪小说《列仙传》中,有一则关于王子乔骑鹤的故事:“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亦立祠于缑氏山下,及嵩高首焉。妙哉王子,神游气爽。笙歌伊洛,拟音凤响。浮丘感应,接手俱上。挥策青崖,假翰独往。”故事说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名叫晋。喜欢吹笙,学凤凰的鸣叫。游戏于伊水和洛水之间,道士浮丘公牵着他的手上了嵩山,住了三十多年。后来,人们到山上来找他,他对桓良说:“请告诉我的家人,七月七日在缑氏山头上等我。”到了那天,王子乔果然乘着白鹤飞来,停在山顶之上,人们只能望见他却不能上到山顶。他举手向当时来看他的人致意,过了几天才飞去。人们在缑氏山的脚下和嵩山的顶上同时立祠奉祀他。奇妙王子乔,神游天地气度爽朗。吹笙伊水洛水间,拟音如凤凰歌唱。浮丘公受到感应,携手同把嵩山上。挥鞭策于青崖处,乘仙鹤独来独往。这个王子乔随道士在蒿山修炼了三十多年,功成升仙,骑鹤返乡,受到乡民的奉祀。同样是驾鹤之宾,只是鹤的颜色不同,名字也近似,他们是否同一人?

费袆在历史上倒是确有其人的。

记载:费祎(? 253年),字文伟,([1]今河南罗山县城以西)人,三国时名臣,与诸葛亮、、并称为。深得诸葛亮所器重。诸葛亮死后,初为后军师,再为,再迁大将军,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的发展尽心竭力。性格谦素甚廉,家无余财。后为魏降将行刺身死。据传他死后升仙。阎伯理《黄鹤楼记》:“费袆字文伟。”而《述异记》中“荀瓌字叔伟”,二者都是江夏人,这大概就是后人将他们混淆起来的原因吧。尸解为仙的费祎、费文袆,是不是就是这位蜀人费文伟,因不见其它记载,不得而知,但是因为都是神话传说,年代久远,记载会有一些出入。但同一人的可能性更大。

唐宋时期,驾鹤之宾又演变成了吕洞宾。它的名气比子安、费袆更大。升仙后成了正宗的道教祖师。吕洞宾,名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一般认为他乃唐德宗贞元十二载丙子年(796年)农历四月十四生于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另说是他是唐末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他是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唐宝历元年(825年)中了进士,做了很多年的官。《宋史?陈抟传》记载吕岩为“关西逸人,有剑术,年百余岁。步履轻捷,顷刻数百里,数来抟斋中”,是位修道有术的高士。《全唐诗》还收有他的诗作二百多首。《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元成宗元贞元年(1294)言:“吕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黄鹤楼,午刻升天而去。故留成仙圣迹。”《全真晚坛课功经》中称其黄鹤楼头留圣迹。黄鹤楼从至20世纪50年代,曾作为的名山圣地,是传道、修行、教化的道场。纯阳楼、纯阳殿上世纪50年代修长江大桥时才拆除。吕祖的传奇可说是道教神仙人物中最多者,北宋的《夷坚志》一书就收录了近三十条。其他诸如救人济世,拔剑助弱,斩妖除魔,点化迷途等等,多不胜数,《吕祖志》中说,其师正阳真人钟离权将升天,吕祖曰:“岩之志异于先生,须度尽天下众生方上升未晚也。”从此,历史上关于吕祖现身度化、济困助人的传说络绎不绝。

吕洞宾生于796年当无问题,而阎伯理在765年写成《黄鹤楼记》时,黄鹤楼实物已经存在,关于吕祖的种种传说与黄鹤楼的产生和命名似无关联,只不过增添它的文化内涵而已。由于吕祖的传说从唐宋延续到近代,在民间有深厚的影响,致使人们只知吕祖而不知子安费袆,以至喧宾夺主,成为黄鹤楼传说中的重要人物。

这三个“驾鹤之宾,除了个人身份不同外,都同为道教中人,都是死后升天成仙。他们与道教的紧密联系,使黄鹤楼披上一层厚厚的神秘玄幻色彩。

二、道教与黄鹤楼。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时期,而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却得到高度的繁荣发展。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宗教的发展也非常迅速,直接影响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

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借用佛教的形式,组装中国已有的老庄学说中的神秘成分、民间巫术、阴阳五行以及谶纬等等,形成一种宗教,道教自产生之初就没有忽视过现世。道教的信仰之一是仙人信仰,追求肉体长生不死,(英国著名法学家李约瑟认为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仙人信仰来源于战国时期齐国燕国的民间方士,道教的民间巫术成份,更是来自民间,道教把巫术进一步系统化,成为自己的操作形式,又反过来服务民众,例如驱鬼、求雨、等等。因此,道教的法术有些具有很强的民间巫术色彩。

道教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起源于上古时期,创立于汉朝。道教海纳百川,包罗万象,以道学、仙学、神学和教学为主旨,融入医学、巫术、数理、文学、天文、地理、阴阳五行等学问。道教讲求度世救人、长生成仙,奉老子为教祖和最高天。

仙,拆开来看就是人山,意思是人修炼了“山”就变成了仙。“山”是玄学中“山、医、命、相、卜”中的“山”。“山”,总的来说就是强身健体、修养心性的方法。那么,仙就是活的长久,思想境界达到一定高度的人。也有认为是人在山中,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为仙。

刘熙《释名·释长幼》云:“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仙是神仙家和道教的术语,有关仙凡婚恋的小说始终是志怪的重要内容。

仙,在最初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人”。仙字,上古时期写作“击”。《说文》谓:“人在山上完”。“完”即“貌”之古字。“击”即表示人在山上的样子。同时“击”有高举上升的意蕴。仙在古代又作“僵”,《说文》谓“长生仙去”者为僵。可见,仙的本义一是指长寿,另一指轻举上升。在汉代,仙字已行世,它是指那些隐修之人,他们站在山巅,仿佛轻举上升于云天,这或许就是仙的观念产生的视觉基础。一般地说,仙主要是指通过修炼而有所谓“不死”或“死而复生”之“功能”的超人。夫仙道有升天踢云者,有游行五岳者,有服食不死者,有尸解而仙者。

秦汉以来,人们曾认为仙人是长翅膀的羽人,这一点从汉代画像石上可以得到确切的印证,故而人们称成仙为“羽化”。正所谓“佛教讲轮回,道家重羽化”。

道教重生恶死,追求长生不老,认为人的生命可以自己做主,而不用听命于天。认为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就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因此也就产生了许多修炼方法:炼丹、服食、吐纳、胎息、按摩、导引、房中、辟谷、存想、服符和诵经等并借由道教科仪与本身法术修为等仪式来功德成仙,常见后来的神仙多为内丹修炼和功,获得金刚,寿蔽天地,不死。其功效可使人养生长寿,甚而成仙不死。

鲁迅曾作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科学论断:“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郭沫若认为:“道家思想可以说垄断了二千年来的中国学术界,墨家店早已被吞并了,孔家店仅存了一个招牌。”

著名作家许地山认为:“从我国人日常生活的习惯和宗教的信仰看来,道的成分比儒的多,我们简直可以说支配中国一般人的理想与生活的乃是道教的思想。”

“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鲁迅),是因为道教对民间信仰的一些内容进行吸收、改造,并将其重返民间来深刻影响民间信仰。道教积极“收编“民间俗神、吸取神话传说,纳入道教神仙谱系,形成独特的“多神论”,使民间的方方面面都有对应的神和仙。如盘古、女娲、关公、妈祖、观音等,使民间信仰融入浓厚的道教色彩。中国的民俗基本上是属于道教的,道教信仰深深积淀在传统民俗里,影响着信仰习俗、祖宗崇拜、节日习俗、娱乐习俗和方术活动。本命年拜太岁,祭祀先人烧纸钱,春节祭灶王、贴对联、放鞭炮、接财神、拜天公、闹元宵,这些习俗都起源于道教。道教与各种方技术数都以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为思想基础,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辅相成,道教的理论、神仙、法术、科仪深刻影响着玄学方术。

魏晋南北朝社会战乱动荡环境,深深影响文学的发展。汉末战乱,三国纷争,八王之乱,晋室东迁,十六国混战……曹操《蒿里行》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对这一时期战乱环境的典型描写。魏晋南北朝是个乱世的时代,战乱和分裂,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在这一时期,封建统治者走马灯式地更换,且相互杀伐不息,混战连天。战乱带来了瘟疫、饥馑、大规模人口迁徙、死亡……面对战乱,文人产生两种面对战乱的价值观:一是感到人生短促,生命脆弱,福祸无常,文学基调带着浓郁的悲剧性;另一是悲剧性基调之补偿的放达,表现为沉迷声色,及时行乐。

魏晋南北朝的动荡社会,使文学风格和文体得到大幅度革新,文学思想、文学观念充满新变,文学题材与体裁得到大幅度开拓,群体性的文人集团兴起,文学理论取得很大成就。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代表着文学发展到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度。当然,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受到一系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魏晋好长生,故多灵变之说”,魏晋时道教影响广泛,宣扬神仙真实存在,仙道可以求得,因而产生大量仙凡恋爱的小说,多表现仙凡相通,度人济世的主题,目的在于“发明神道”。以道为最高信仰,以成仙得道为理想追求的神仙道教,使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精神世界也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道教的玄妙思想、神仙境界、奇异方术、逍遥精神、贵生伦理渗透到文学艺术领域的方方面面,道教的自然情怀、浪漫主义深深影响着传统文艺的审美观,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南北朝以来的《搜神记》、《述异记》、《聊斋志异》等志怪小说与道教密切相关,黄鹤楼的传说也就应运而生。

三、神仙魔幻与志怪小说

最初的写鬼小说产生于何时呢?顾炎武认为,“仙论起于周末,而鬼论起于汉末”。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昌巫风,纵观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生死、求仙、隐逸”是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三大主题。

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关于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游仙主题主要是想象神仙的世界,表现对彼岸世界的向往以及企求长生的愿望。隐逸主题包括向往和歌咏隐逸生活的作品,也包括招隐诗和反招隐诗。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三大文学主题也体现了这一特殊时期动乱朝代文人的基本风尚。

道教神仙文化渗入志怪小说,极大地丰富了艺术想象,创造了不少奇异绚丽、具有艺术魅力的意象。神仙道教幻想艺术的色彩较浓,所写的神仙变幻之术,离奇光怪,扣人心弦。变幻层次之多,比现代魔术似犹胜一筹,意象也更复杂奇异。变幻之奇,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新颖奇异的意象,而这正是审美心理的需求。宗教文学在当时之所以能够盛行,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审美心理。佛教与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对文学,尤其是对小说艺术意境的开拓,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对怪异之美的创造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小说产生的年代很早。秦朝以前的《山海经》等书中,就保存了许多神话传说,还有些寓言故事,这些都是小说的萌芽。汉朝一些人所写的杂史中,有些也带有小说的意味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创作盛行,产生了许多作品,一般可分为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两种。志怪小说,指汉魏六朝时期带有神怪色彩的小说,它们多数来源于巫和方士的奇谈怪论。汉代以后,道教和佛教逐渐盛行,鬼神迷信的说教广为流布,所以志怪的书特别多。六朝作品中就有不少以“志怪”命名的。如祖台之的《志怪》、曹毗的《志怪》、孔约的《孔氏志怪》等。(“志怪”一词出于《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现代作家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里就专门列了《六朝之鬼神志怪》上下篇。志怪小说可以举的作为代表。现存20卷,是明朝人重新辑集的残本,还混入了一些可疑的篇章。该书收集了许多以前的神怪故事,成为一部汇编性质的小说集。其中一些优美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如《董永》、《》、《韩凭妻》等,长期在民间流传,有的还曾编成戏曲和白话小说。志怪小说,指汉魏六朝时期带有神怪色彩的小说,它们多数来源于巫师和方士的奇谈怪论。汉代以后,道教和佛教逐渐盛行,鬼神迷信的说教广为流布,所以志怪的书特别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宗教迷信思想最易传播。腐朽的士族阶级不敢正视现实,妄想羽化登仙,永世享乐,多信神仙道术之事;有的则信仰佛教,寻求精神的麻醉;而劳动人民渴求摆脱贫困、饥饿和死亡,在统治阶级的愚弄下,也往往把寻求安宁、幸福和希望寄托于不现实的空中楼阁。社会上宗教迷信思想因之盛行,神鬼故事也就不断产生。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广大人民在极端困迫的生活里,也运用各种方式向压迫、剥削他们的反动统治阶级展开了英勇的斗争。他们常常把强烈的反抗意志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大胆的幻想,借助于神鬼故事曲折地表现出来。志怪小说中有不少思想内容积极健康的作品,就是这些故事的记录和加工。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大都采用非现实的故事题材,显示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宣传宗教神怪的小说和进步的民间传说故事在本质上是绝不相同的。前者大力泻染神鬼怪异的灵验,麻痹人们的思想,削弱人们的斗志,是消极的浪漫主义。后者植根于黑暗社会人民的现实生活,以幻想的形式,表现了人民反抗强暴的意志和争取美好生活的愿望,它鼓舞人们热爱生活,激励人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坚决斗争,因此是积极的浪漫主义。

处于小说发展初期的志怪小说,在艺术形式方面,一般篇幅短小,用文言文写作,寥寥数言,粗陈梗概。然而也有一些结构较完整,描写较细致生动,粗具短篇小说规模的作品。如《韩凭夫妇》、《李寄斩蛇》等篇中的人物形象已比较鲜明。

志怪小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唐代传奇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就渊源于刘义庆《幽明录》的《焦湖庙祝》以及《搜神记》中“卢汾梦入蚁穴”的故事。在中国小说史上,说狐道鬼这一流派的形成,就肇始于这时的志怪小说。如宋洪迈的《夷坚志》、明瞿佑的《剪灯新话》、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等,都和它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宋人平话中的“烟粉灵怪”故事也都受到它的影响。如《生死交范张鸡黍》、《西湖三塔记》等,就出自《搜神记》相同题材的故事。志怪小说还给后世的戏曲和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冯梦龙的《三言》,都吸收了《搜神记》的若干材料;关汉卿的《窦娥冤》、汤显祖的《邯郸梦》,是《东海孝妇》和《焦湖庙祝》的进一步发展;至于如《干将莫邪》被鲁迅改为历史小说《铸剑》,《董永》为今天黄梅戏《天仙配》的最早蓝本,这更是大家所熟知的。

从以上种种,我们不难看出,祖冲之《述异记》中黄鹤楼遇仙的故事,应是他自己的想象,或者是根据民间的传说编撰出来的,缺乏对应的真实事物,但他创造的“黄鹤楼”这个专有名词,为武汉的景观文化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四、 黄鹤楼的传说

关于黄鹤楼的传说很多,除了第一节《驾鹤之宾》中介绍的,还有一些其它形形色色的关于黄鹤楼的传奇,现辑录如下。

1、“跳的传说”

《晋书》曾经记载三国东吴大都督周瑜的部队驻扎在吴国东界“鄱阳”地方,就是现在的九江市(鄱阳湖北口)。一日,大都督周瑜委派在文士陆绩回国催粮草,文士陆绩随后立即乘快船回国。第二天中午,陆绩利用午休时间独自登上了现在的武汉长江南岸的蛇山,等到他爬行到半山坐下来休息时,一只大鸟突然从山顶跳下去,一泻千里,然后扑打起长江江面上的水帘,在阳光下大鸟全身金光闪闪,不久大鸟又慢慢爬高飞向东边的天际。大鸟的“跳”,是这场“命名”源头最有趣的话题,陆绩认为这是一只金色仙鹤,在金色仙鹤跳水成舞的一刻,陆绩回头看看身边的秃山,马上想到未来身后应该修建一楼亭,让后人休闲时可以观望着长江美景,如果将此命名,“黄鹤楼”最为合适。

2、黄鹤楼与仙鹤草的传说

古时候,在芳草萋萋鹦鹉洲的一座楼内住着一位老人。老人一边行医,一边修仙,很受乡亲们的尊重。一日,一只黄鹤落在楼前,发出哀哀的叫声。乡亲们围观,老人闻声出楼,见是一只流血的黄鹤。于是老人采来一把草药,将拧出的草药汁滴于黄鹤的伤口处,很快就止住了血。之后,在老人的精心喂养下,黄鹤很快就康复了。一日清晨,老人向乡亲们辞行后,乘着黄鹤飞往天上去了。乡亲们才知道这位老人已经成仙,而黄鹤则是仙界派来迎接老人的。

望着远去的老人,乡亲们恋恋不舍;望着远离的乡亲们,老人也恋恋不舍。天黑以后,老人到了天上,无奈黄鹤一去不复返,老人知道再也不可能回到家乡,探望乡亲们。老人只能俯望家乡。日暮乡关何处是?老人只望见了江上烟波,而没有望见家乡与乡亲们,更增加了老人的思乡情。

虽然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但乡亲们依然怀念老人。后来,乡亲们把老人称为仙人,把老人住过的楼称为黄鹤楼,把老人乘坐的黄鹤称为仙鹤,把老人给黄鹤治病的草药称为仙鹤草。

3、费文袆画鹤

明代万历年间王世贞(1526-1590)《列仙全传》巻九:“费文袆,字子安,好道得仙,偶过江夏辛氏酒馆而饮焉,辛复饮之巨觞。明日复来,辛不待索而饮之。如是者数载,略无吝意,乃谓辛曰:‘多负酒钱,今当少酬。’于是取橘皮向壁间画一鹤,曰:‘客来饮,但令拍手歌之,鹤必下舞。’后至饮,鹤果蹁跹而舞,回旋宛转,曲中音律,远近莫不集饮而观之。逾十年,辛氏家资巨万矣。一日,子安至馆,曰:‘向饮君酒,所偿何如?辛氏谢曰:‘赖先生画黄鹤,因获百倍,愿少留谢。’子安笑曰:‘来讵为此?’取笛数弄。须臾,白云自空而下,画鹤飞至子安前,遂跨鹤乘云而去。辛氏即于飞升处建楼,名黄鹤楼焉。”

4、吕祖骑鹤

据《黄鹄山小志》转载的一则故事:唐代,吕洞宾在黄鹤楼前抓住一个姓李名机的孝子,招来黄鹤一只,双双跨鹤而去。

5、吕祖画鹤

清初褚人获(1635—1695?)《坚瓠集》巻八之四载:“相传唐时吕纯阳尝客兹地,侨寓酒家,日饮数壶,累至数百,不偿值,复索饮,主人供给无倦色。纯阳喜之。适啖西瓜,遂以瓜皮画一鹤于壁上。始,色瓜皮青,久之变黄,遂为黄鹤。纯阳又教酒家童子唱道词,自敲板为节。已而唱时,鹤辄从壁间飞下,婆娑翔舞。观玩饮酒者,日数千人。凡阅数月,酒家得钱数百万,骤富。以钱酬纯阳,纯阳不受。遂构此楼志感,故名黄鹤楼。”

6、仙人画鹤

关于黄鹤楼还有另一个版本的神话故事。相传一位仙人化作从形在黄鹤楼中饮酒,不料仙人袋中银两不多,但店主并没有深究。仙人感谢店家的大度,就在墙上画了一只鹤,并告诉店主,为了报答店主留下这只黄鹤,您只需拍手4下,黄鹤便可在空中起舞供大家娱乐,但你要切记,黄鹤只为大家而舞。说完,仙人离去。店家按仙人留下的方法一试,果然黄鹤起舞,大家纷纷欣赏。有一个大官闻讯,包下整个地方,命令店家让黄鹤起舞。无奈,店家拍手4下,黄鹤从墙上浮现了出来,步履沉重地飞舞。接着,金光一现,店家看见当年那位仙人回来,仙人说:“黄鹤起舞,不能只为独乐。”说完,坐云离去,黄鹤也随离去。

7、茶婆骑鹤

很早以前,有个穷苦的老婆婆在武汉的蛇山上摆了个小茶摊。老婆婆心地善良,远近的穷苦人都愿意到她的茶摊歇脚喝茶。一天早上,老婆婆看见一个道士昏倒在地上,她连忙把他扶起,给他擦脸。道士醒后,老婆婆请他喝茶。道士说他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哪有钱喝茶啊!老婆婆就冲了茶又掏钱买了两个烧饼给道士吃。道士吃了饼、喝了茶,站起来笑着说:“好心必有好报。”说着用手一指,只见金光一闪,老婆婆揉揉眼睛一看,小茶摊变成了好大的一座茶楼。道士又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说:“你拍三下,它就会下来跳舞。”说完就不见了。老婆婆的茶摊变成了茶楼,大家边喝茶边看黄鹤跳舞,高兴极了。生意越来越好了。黄鹤会跳舞的消息传到一个地主的耳朵里,他想:如果把黄鹤弄到手,就发大财了!一天,财主带人来到茶楼就喊:“我家会跳舞的黄鹤丢了,听说在这里,快还给我!”老婆婆向墙上一指,说:“有本事你拿走!”财主一看,原来是幅壁画。财主红着脸低着头溜走了,招得满堂的茶客哈哈大笑。县太爷听说此事,他想把黄鹤献给皇帝,自己好升官发财。县太爷带人来到茶楼,大家正兴高采烈地欣赏黄鹤跳舞。县太爷一看到黄鹤,也顾不得做官的尊严了,直朝黄鹤扑去。不等县太爷近身,黄鹤一抖翅膀,飞回到墙上去了。县太爷连忙拍手,手都拍肿了,黄鹤仍然在墙上一动不动。县太爷气的快疯了,下令说:“连墙一起给我搬回府去!”县太爷在县衙里又烧香,又作揖磕头,可是黄鹤还是一动不动。县太爷气坏了,叫人涂油漆盖上,油刷了几遍,黄鹤照样出现在墙上。县太爷又叫人用火烧,大活烧了好久,黄鹤依然完好如初。突然,黄鹤眨眨眼睛从墙上飞下来,县太爷喜出望外,连忙抱住黄鹤的腿。黄鹤飞起来了,飞上了天。县太爷也跟到半空里,他的乌纱帽都被风刮掉了。飞呀飞,县太爷低头一看,黄鹤正飞在波涛汹涌的长江上空。县太爷吓坏了,全身发抖,一松手,从半空中掉到长江里淹死了。黄鹤飞回茶楼,老婆婆坐到黄鹤身上飞向了远方。以后,人们就在这茶楼的地方建起了黄鹤楼。如今它又以崭新的姿态,矗立在长江边上。

8、 辛氏楼的来历

宋元时期流行的杂话刊本《报恩录》记述了关于黄鹤楼最有影响的神话传说。这个传说的记载比较详细。原文是:「辛氏昔沽酒为业,一先生来,魁伟褴褛,从容谓辛氏曰:许饮酒否?辛氏不敢辞,饮以巨杯。如此半岁,辛氏少无倦色,一日先生谓辛曰,多负酒债,无可酬汝,遂取小篮橘皮,画鹤于壁,乃为黄色,而坐者拍手吹之,黄鹤蹁跹而舞,合律应节,故众人费钱观之。十年许,而辛氏累巨万,后先生飘然至,辛氏谢曰,愿为先生供给如意,先生笑曰:吾岂为此,忽取笛吹数弄,须臾白云自空下,画鹤飞来,先生前遂跨鹤乘云而去,于此辛氏建楼,名曰黄鹤楼。

据《江夏县志》所引《报恩录》记载:“辛氏市酒黄鹄山头,有道士数诣饮,辛不所赀。道士临别,取桔皮画鹤于壁,曰:‘客至,拍手引之,鹤当飞舞侑觞。’遂致富。逾十年,道士复至,取所佩铁笛数弄,须臾,白云自空中飞来,鹤亦不舞,道士乘鹤去。辛氏即以此地建楼,曰“辛氏楼”。

这则神话的大意是说,以前有一位辛先生,平日以卖酒为业。有一天,这里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看起来很贫穷的客人,神色从容地问辛先生,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先生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经过半年,辛先生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诉辛先生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黄色的鹤在墙上,接着以手打节拍,一边唱着歌,墙上的黄鹤也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其它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如此经过了十年,辛先生也因而累积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先生上前致谢说,我愿意照您的意思供养您,客人笑着回答说:我那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一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白云飞上天去了,辛先生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就在山头建楼,起名“辛氏楼”。后来,为了纪念道士和黄鹤就改称“黄鹤楼”。

9、崔氏楼

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8年左右崔颢(约公元704—754)写成《黄鹤楼》七律诗。《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让说诗者众口交誉,如严羽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唐诗别裁》卷十三),再加上李白的捧场,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当然诗也写得好。该诗是咏黄鹤楼诗词中最负盛名的一首,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由于崔诗杰出的艺术成就,黄鹤楼因此又有“崔氏楼”之称。

在这些传说中,祖冲之的“驾鹤之宾”遂渐演变成数个,而且都是先画鹤于墙上,故事也都发生在酒店,酒店主人为了感恩重修酒楼。

志怪小说是一种笔记体小说,随时把听到的、遇到的,想到的、或奇思妙想记录在案。志怪小说篇幅短小,文字简洁,随意性很大。神话传说在流传的过程中,受地域习俗、时代潮流、个人好恶、时间长短的影响,有可能随时进行再加工,甚至形成新的版本,这在古代战乱频乃、地方割据、通讯欠缺的条件下,实是极正常极合理的现象,就如“驾鹤之宾”变成N个一样,完全无可厚非。《黄鹄山小志》中有一则《题词》,用戏谑的口吻归集了莫衷一是的种种传说:“红尘不到,羽客翩翩,曰王曰费,荀仙吕仙,梅花三弄,响遏云边,骚人韵人,翰墨结缘,此山此楼,终古岿然。”驾鹤仙人到底是谁?本身并不重要,传说本身就是虚妄的,较不得真,“此间可谈风月,斯世岂有神仙。”(清朱士彦)跨鹤之仙只不过是人们一种美好的想象罢了,没有必要去具体地确认是谁。而随着时间的流淌,许多神仙传说在流传过程中,经过无数的修饰润泽,变得更加丰满完美,成为后世文学艺术中的精品,如《董永》最终演变成今天的黄梅戏《天仙配》,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经典形象。

五、黄鹤楼的产生

黄鹤楼神话传说的各种版本中,大都与酒店关系密切,都是神仙画鹤,老板发财,捐资建楼,停留在黄鹤楼的起源阶段,鲜有黄鹤楼实体的记载。截至目前为止,只有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的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是最早记述黄鹤楼实物的。相反,“黄鹤楼”在数百年的流传中,形成传说地址、故事情节的这种意象,常被用于古籍和诗歌中。那么崔颢于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写《黄鹤楼》时,有没有黄鹤楼呢?李白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写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有没有黄鹤楼呢?

宋元时期流行的杂话刊本《报恩录》记述了关于黄鹤楼最有影响的神话传说。《报恩录》虽然成书时间较晚,但它关于辛氏酒店变为黄鹤楼的传说,对探索黄鹤楼之源却有很重要的价值。

自孙权223年修建夏口城以后数百年间,虽经多次扩建和维修,但由于地形的限制和历史上沿袭下来的格局,宋代鄂州城(今武昌)的西头主要是各级官署;沿着黄鹄山、自西向东展开的一线,除了官署,主要有学校、寺庙等文化、宗教类建筑;民居、街市等主要分布在城东、城北和城南的一些较为低平的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老城区难以容纳,民居与街市向城区以外东、南两个方向扩展的态势表现得较为突出;城西的沿江一带也成为交通、贸易繁盛,船只、人口密集的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休闲活动的兴旺。山川形胜历来是官员士夫、文人墨客登临吟咏的最爱,黄鹄山间建有众多的楼台亭阁,子城(古夏口城)路府(州)衙署一带尤为集中。黄鹄矶依据自身的区间优势,加上丰富的民间传说,自然成为一方旅游休闲的景点,酒肆茶楼等娱乐设施,也就应运而生。从《水浒传》中可以看出,北宋时期酒楼已经遍布各地。

如“史进、鲁提辖、李忠三人来到潘家酒楼上”(第三回),武松“狮子楼斗杀西门庆”第二十六回,“张都监血溅鸳鸯楼”(三十一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第三十九回)“十字路口是个酒楼,石秀便来到酒楼上”(劫法场石秀跳楼第六十二回)“翠云楼…原来这是一座酒楼,名贯河北,号为第一。上有三檐滴水,雕梁绣柱,极是造得好。楼上楼下,有百十处阁子,终朝鼓乐喧天,每日笙歌聒耳。”(时迁火烧翠云楼第六十六回)。从小说的描述来看,这些酒楼都是两层,不然的话,武松和石秀不可能轻易从楼上跳下来,否则就风险极大。翠云楼楼上楼下有一百多个包房,即使用现在的标准衡量,也是超豪华的。连“名贯河北,号为第一”的翠云楼也仅有两层,这还是在商品经济极为发达,政府对民间建筑高度没有限制的条件下。而据资料显示,唐朝的城市“坊市封闭”。“坊”是居民区,“市”指商业区。唐朝的居民区与商业区都是封闭式的,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都受到的限制。唐朝商用民宅不准起高楼,高大的只有皇宫及皇亲贵族的府第。可以认为,唐代或以前的酒店多是单层平房,俗称酒肆,造一座酒楼在当时也不是容易的事。

随着唐朝社会的长期稳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兴旺,黄鹄矶上(或旁边)的小酒肆也得益于周边美好的自然风光,以及神秘的仙人驾鹤的传说,游览渐盛,生意越做越大,就建起一座两层的酒楼。因为是私人建的,老板或以自己的姓氏命名楼名,或者根本就没有楼名,只是旁人以老板的姓氏称呼此楼。酒楼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和文化底蕴,成为“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阎伯理《黄鹤楼记》)首选,也是文人墨客怀旧抒情、吟诗作赋的胜地。当老板的财力更加雄厚时,将酒楼翻造成“耸构巍峨,重檐翼馆”(阎伯理《黄鹤楼记》),具有景观价值、二层高的黄鹤楼,辅以部份附加建筑,也就完成了黄鹤楼从神话传说-小酒肆-小酒楼-黄鹤楼的演变过程。崔颢写《黄鹤楼》、李白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大约都在小酒楼阶段,当时可能有“黄鹤楼”这个名称的酒楼,也可能是意象入诗。黄鹤楼一直是个人出资或民间集资修建,资金有限,不可能很豪华。直到“明朝洪武四年至洪武十四年公元1371~1381年江夏侯周德兴主持湖广会城武昌的大规模拓展和建设。黄鹤楼在此次扩建中得以重建修”,黄鹤楼才由民建改为官修。官修资金相对充裕,景观艺术的理念也会融于设计之中,黄鹤楼的形制和规模也就更加壮观,一直演变成现代的黄鹤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今秋2022-12-13 01:39今秋[上海市网友]203.3.123.187
    有了神话传说,黄鹤楼的历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值得一游。
    顶0踩0
  2. 时间随风过2022-05-25 13:41时间随风过[宁夏网友]203.22.166.218
    听说黄鹤楼是神话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个故事真是令人着迷。
    顶42踩0
  3. 三月春城2021-11-05 01:43三月春城[上海市网友]202.21.148.14
    神话传说给黄鹤楼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得它成为了人们追溯历史的好去处。
    顶44踩0
  4. 兀子20112021-04-17 13:45兀子2011[青海省网友]103.240.247.82
    黄鹤楼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神话传说的加入让它更加神秘和有趣。
    顶1踩0